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
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
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
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
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僧游庐山》。下面是每句的详细释义:

第一句:“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

  • 注释:想要游览庐山而去,将要借助楚地的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和期待。通过“欲”和“将”这两个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迫切和激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第二句:“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

  • 注释:傍晚时分,行走在长河流转的弯曲处;月亮升上黄金般的山坳。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沿着长河行走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通过使用“暮时”、“长河曲”等意象,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

第三句:“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

  • 注释:我漂泊数千里,与世无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和无奈。通过对“悠悠”一词的使用,传达了一种悠远、漫长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第四句:“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

  • 注释:尽情观赏瀑布彩虹,不怕浔阳江上的蛟龙。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通过对“恣观”和“不畏”等词汇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勇敢和无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崇拜。

第五句:“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

  • 注释:在东林寺下诵读佛经,小屋子旁种满了香茅草。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寺庙修行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信仰和敬仰。通过对“诵经”、“小宇”、“香茅草”等细节的描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庐山的自然风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信仰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