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雳夜落鱼凫洲。鱼凫水射千秋蠹,肌烂随沙荡漾流。
唯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翊,尊奉君长无慢尤。
苏夫子见之惊且异,买于溪叟凭貂裘。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
雨侵藓涩得石瘦,宜与夫子归隐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逐字逐句进行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对枯楠树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首联先写枯木的外形特征:高大而茂盛,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接着写其生长环境及作用:霹雳夜落时,它像鱼儿和野鸭一样在洲中游弋,为水中生物带来食物。颔联又进一步描写了它的生命力之强盛:“鱼凫”一词出自《诗经》,指鱼鳖,也指水鸟,这里指鱼和野鸭。“肌烂随沙荡漾流”,说明它生命力旺盛。颈联用“蛟龙”“雄酋”来比喻枯楠树干,突出枯楠的坚忍不拔。尾联写苏轼见到枯木后的反应。苏轼看到枯木后感叹道:“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他惋惜这棵大树不能用于建造房屋,只能作为柴火使用,这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与珍视之情。全诗通过对枯楠树的描绘,赞美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

【答案】

①空山中的枯楠树高大而茂盛,枝叶繁茂遮天蔽日。②它像霹雳夜落时的鱼儿和野鸭一样在洲中游弋,为水中生物带来食物。③它生命力旺盛,肌肤烂掉后仍然随着沙土在水中荡漾流动。④用“蛟龙”“雄酋”来形容枯楠树干,突出枯楠的坚忍不拔。⑤苏轼看到枯木后感叹道:“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他惋惜这棵大树不能用于建造房屋,只能作为柴火使用。⑥全诗赞美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坚韧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