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转拨声繁促,学作饥禽啄寒木。木蠹生虫细穴深,长啄歊铿未充腹。
胧弦叠响入众耳,发自深林答空谷。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坐中宾欢呼酒饮,门外客疑将欲行。主人语客客莫去,弹到古树裂丁丁。
内宾外客曾未听,乍闻此曲无不惊。还忆昭君入胡虏,乌孙帐下边马鸣。
安知如今有乐事,能使女奚飞玉觥。女奚年小殊流俗,十月单衣体生粟。
言事关西杨广文,广文空腹贪教曲。曲奇谱新偷法部,妙在取音时转轴。
翰林先生多所知,又笑画图收满屋。不肯那钱买珠翠,任从堆插阶前菊。
功曹时借乃许出,他日求观龟壳缩。我嗟老钝不如渠,幸得交朋时借娱。
但乐休计有与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和永叔戏作》。
下面是逐句释义:
琵琶转拨声繁促,学作饥禽啄寒木。木蠹生虫细穴深,长啄歊铿未充腹。
这两句描述了琵琶的声音,声音既密集又快速,就像饥鸟啄木的声音。木蠹生虫,说明木头已经受到了虫子的伤害,而长啄歊铿,则是指虫子在木头里啄食的声音,但它们还没有吃饱肚子。
胧弦叠响入众耳,发自深林答空谷。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这句诗描绘了琵琶的演奏声,它穿过树林,回答着空旷的山谷。上弦急逼下弦清,就像螳螂捕捉蝉的声音一样。
坐中宾欢呼酒饮,门外客疑将欲行。主人语客客莫去,弹到古树裂丁丁。
这里描述的是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客人一边喝酒一边欢呼,而门外的客人却似乎要离开。主人告诉他们不要走,直到琵琶的声音在古树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才让他们停下脚步。
内宾外客曾未听,乍闻此曲无不惊。还忆昭君入胡虏,乌孙帐下边马鸣。
这句诗表示,虽然在座的宾客们没有听到过这首曲子,但在他们听到后都感到震惊。他们想起了昭君出嫁到匈奴的情景,那是在乌孙国的帐篷里,那里有边马在鸣叫。
安知如今有乐事,能使女奚飞玉觥。女奚年小殊流俗,十月单衣体生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忧虑之情。他认为现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只知道追求物质享受。而女子却因为年纪小、与众不同而被社会所排斥,她们只能在寒冷的十月里穿着单薄的衣服,身体上出现了粟粒般的斑点。
言事关西杨广文,广文空腹贪教曲。曲奇谱新偷法部,妙在取音时转轴。
这里的“言关”指的是琵琶的弦线,而“广文”则是杨广文的简称,杨广文是一位擅长弹琴的人。他因为饥饿而贪婪地学习弹琴的技巧,所以能够弹奏出奇妙的音乐。
翰林先生多所知,又笑画图收满屋。不肯那钱买珠翠,任从堆插阶前菊。
这句诗描绘了翰林院中的学者们都很有学识,他们嘲笑那些收藏珍珠珠宝的人只会花钱买这些东西。他们不把钱花在买珠翠上,而是把这些东西放在台阶前的菊花丛中。
功曹时借乃许出,他日求观龟壳缩。我嗟老钝不如渠,幸得交朋时借娱。但乐休计有与无。
这里的“功曹”是指掌管文书的小官,他有时可以借用一下。他曾经告诉诗人说,将来有机会可以观赏乌龟壳收缩的样子。诗人感叹自己很迟钝,比不上这些人聪明。幸好有朋友时常陪伴自己,一起娱乐。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共五十六字。它通过琵琶的声音、宴会的场景、人物的情感等元素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忧思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