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同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 注释:洛阳的古道通往北邙山,河内的青山横跨太行山脉。
  • 赏析:这里描绘了诗人从洛阳出发前往北方的情景,通过“古道”和“河内”的地理标志展现了旅途的起始点和方向。“登北邙”可能寓意着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或是对某种境界的追求。“河内碧山”则形象地勾勒出太行的壮丽景象,增添了一种壮阔之感。

2.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 注释:早上骑着快马,傍晚就到了,这里的风物人情都是故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急切与期待。“朝骑快马暮可到”反映了诗人对迅速到达目的地的期盼,而“风物人情皆故乡”抒发了他对故土情怀的深厚情感,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环境,都让他觉得如同回到自己的家一般亲切。

3.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 注释:竹林已无踪迹,怀念阮籍;路边之家,感叹宣帝(司马懿)的功德。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思考。“竹林无踪”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而“阮籍”是其中的一员。诗人通过对“竹林”的提及,可能是在怀念那些隐逸于世的高士们,他们的超然和不羁至今仍令人怀念。而“路傍有家”提到的“宣帝”(司马懿),则体现了诗人在对比历史人物的同时,对现实政治的一种反思或评价。

4. 别乘差同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 注释:离别的马车与我不同,俸禄两千石,教化民众只在亲自耕种桑田。
  • 赏析:这两句诗透露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农耕生活的重视。“别乘差同二千石”可能是指诗人与其他人因官职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待遇或地位,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异。“教民惟在亲耕桑”则强调了教育民众的根本在于亲身实践和劳作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俸禄或地位。这反映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务实教育的推崇。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古道、河内太行、竹林、阮籍和宣帝等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慨,以及对现实政治和个人境遇的思考,都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