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傥。
在远恨未逢,既近不屡往。
非以近为轻,恃易遂成曩。
倏为东牟守,别我驻征鞅。
又作千里遥,依然复怀想。
昔闻之罘山,秦碑元有两。
一存东顶中,一在西顶上。
篆实丞相斯,缺剥不可仿。
愿言试历览,闻见欲以广。
海晴望石桥,神仙事𢠵恍。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桥断水无涯,焉知有方丈。
迩者地出金,发掘怀沃壤。
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幸君经术高,教化人所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美好祝愿。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译文:

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傥。
在远恨未逢,既近不屡往。
非以近为轻,恃易遂成曩。
倏为东牟守,别我驻征鞅。
又作千里遥,依然复怀想。
昔闻之罘山,秦碑元有两。
一存东顶中,一在西顶上。
篆实丞相斯,缺剥不可仿。
愿言试历览,闻见欲以广。
海晴望石桥,神仙事𢠵恍。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桥断水无涯,焉知有方丈。
迩者地出金,发掘怀沃壤。
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幸君经术高,教化人所仰。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慕君才行美,风义亦倜傥。
这句诗的意思是“仰慕你的才华和品行都十分出众,风度和气度也很特别”。这里的“慕君”指的是诗人对张圣民学士的仰慕之情,而“风义”则是指他的品行和风度。

在远恨未逢,既近不屡往。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远隔万里未能相见,但一旦接近就频繁前往”。这里的“恨”可能是指诗人与张圣民之间的某种距离感,而“频往”则表达了诗人对张圣民的思念之情。

非以近为轻,恃易遂成曩。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是认为亲近会显得轻率,而是认为过于容易便会过去”。这里的“昔”可能是指过去的事情,而“曩”则指过去。

倏为东牟守,别我驻征鞅。
这句诗的意思是“突然成为东牟郡的太守,告别了我并停留于马车上的马鞍”。这里的“驻征鞅”可能是指告别时的情景。

又作千里遥,依然复怀想。
这句诗的意思是“再次相隔千里之外,仍旧怀念着”。这里的“又”表示又一次,而“怀想”则表达了对张圣民的思念之情。

昔闻之罘山,秦碑元有两。
这句诗的意思是“以前听说之罘山有秦始皇的两座碑刻”。这里的“之罘山”可能是指某个地名,而“秦碑元有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物的记忆。

一存东顶中,一在西顶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其中一块保存在东峰顶部,另一块在西峰顶部”。这里的“存”可能是指保存,而“东顶中”“西顶上”则分别指东峰和西峰。

篆实丞相斯,缺剥不可仿。
这句诗的意思是“上面的篆书记录了丞相的事迹,但因为磨损而无法复制”。这里的“篆实”可能是指篆书记录的内容,而“缺剥不可仿”则表达了对历史文物的珍惜之情。

愿言试历览,闻见欲以广。
这句诗的意思是“希望你能仔细阅读并了解它,通过听闻和见识来扩大你的视野”。这里的“欲以广”表示希望扩大视野的意思。

海晴望石桥,神仙事𢠵恍。
这句诗的意思是“海水晴朗时仰望石桥,仿佛在观看神仙之事”。这里的“𢠵恍”可能是指一种恍惚的感觉,而“神仙事”则表达了对石桥的神秘之感。

始皇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秦始皇怎么会活得这么长久呢?他使用阴间怪异的东西驱使亡魂”。这里的“阴怪”可能是指神秘的、超自然的事物,而“役罔象”则表达了对秦始皇做法的质疑。

桥断水无涯,焉知有方丈。
这句诗的意思是“桥梁断裂后水无边无际,哪里知道还有方圆丈丈的岛屿”。这里的“焉知”表示哪里知道呢,而“方丈”则是指面积单位。

迩者地出金,发掘怀沃壤。
这句诗的意思是“近来土地里发现金矿,挖掘出肥沃的土地”。这里的“迩者”可能是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地出金”则表达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百姓们都追逐名利,这种事情谁还会长期做下去”。这里的“皆逐末”可能是指大家都追求功名利禄,而“兹事谁用长”则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担忧。

凡为二千石,唯在劝耕纺。
这句诗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县官,主要职责在于劝农和纺织”。这里的“二千石”可能是指官职级别,而“劝耕纺”则表达了政府的职责之一。

幸君经术高,教化人所仰。
这句诗的意思是“希望你的经学造诣很高,教化世人都向你学习”。这里的“幸君”可能是指对对方的敬称,而“经术高”则表达了对其学识的认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