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芸如苜蓿,生在蓬藋中。
草盛芸不长,馥烈随微风。
我来偶见之,乃稚彼蘙蒙。
上当百雉城,南接文昌宫。
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钜公。
天喜书将成,不欲有蠹虫。
是产兹弱本,茜尔发荒丛。
黄花三四穗,结实植无穷。
岂料凤阁人,偏怜葵叶红。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书局有芸如苜蓿,生在蓬藋中。草盛芸不长,馥烈随微风。我来偶见之,乃稚彼蘙蒙。上当百雉城,南接文昌宫。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钜公。天喜书将成,不欲有蠹虫。是产兹弱本,茜尔发荒丛。黄花三四穗,结实植无穷。岂料凤阁人,偏怜葵叶红。

注释与赏析:

  • : 一种植物,常用于造纸。
  • 苜蓿: 也称为金花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 蓬藋: 一种杂草,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植物。
  • 草盛芸不长: 指草太多,导致芸子无法生长。
  • 馥烈随微风: 指芸子的香味很浓,但随风飘散。
  • 稚彼蘙蒙: 指稚嫩的芸子。
  • 百雉城: 指的是高大的建筑,这里可能是指一座城市或建筑群。
  • 文昌宫: 古代中国的宫殿之一,位于今天北京的雍和宫附近。
  • 删修多钜公: 指这里有很多重要的官员,他们负责编辑、校订书籍。
  • 天喜书将成: 指上天很高兴,因为书籍即将完成。
  • 蠹虫: 指蛀书的虫子。
  • 弱本: 这里的“弱”可能是形容词,表示脆弱;“弱本”可能是指脆弱的植物,即芸子。
  • 茜尔发荒丛: 形容荒草丛生的样子。
  • : 指黄色。
  • 凤阁人: 这里指的是皇帝或皇帝身边的大臣。
  • 偏怜葵叶红: 可能是指皇帝或大臣特别喜欢这种植物的颜色。

翻译:

  1. 唐书局有芸如苜蓿,生在蓬藋中。
  2. 草盛芸不长,馥烈随微风。
  3. 我偶然见到它,原来是那么娇弱的芸子。
  4. 它坐落在百雉城中,南边靠近文昌宫。
  5. 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那里有许多重要官员。
  6. 天气很好,书快要完成了,不想有蛀书的虫子。
  7. 这里产出了脆弱的植物,就像荒凉的草丛一样。
  8. 黄色的小花三三两两,果实长在地上,永远不会消失。
  9. 没想到凤阁的人,却特别偏爱葵叶的红色。

这首五言诗通过描绘芸子的生长环境、与其他植物的对比、以及它在皇家机构中的位置,展示了作者对芸子这一植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对芸子与其他植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