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三黄鹄,举翼东来飞。
鸣声既相呼,烟水亦相依。
蓬池不暂止,太液未言归。
酌酒望沧海,飘飖思菊衣。
【注释】六月,即农历六月,古人以农历六月为“恶月”,有避忌。晦日,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清秋,秋季。三黄鹄,三种不同种类的黄鹤。举翼,振起翅膀。东来飞,向东飞翔。鸣声,叫声。相呼,互相应答。烟水,云雾缭绕的水面。亦相依,也互相依靠。蓬池,池塘。太液,宫廷中的御苑名。未言归,未说返回的话。酌酒,斟酒。望,遥望。沧海,大海。飘飖,随风飘荡的样子。思菊衣,思念菊花做的衣裳。菊衣,指用菊花制成的衣料。
【赏析】
《送伯镇景纯枢言三学士》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于元祐四年(1089)所作咏物词。此词通过描写三个黄鹄在海上翱翔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词借写景抒情,寄寓着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上片首二句写黄鹄东飞,既相互呼唤,又互相依赖。后两句写其飞行之迅速、高远,表现了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暗含作者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
下片首二句写黄鹄停歇在蓬池上,但未归太液池,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后两句写诗人面对茫茫大海,举杯痛饮,任凭思绪随海风飘逝,而思念的是友人的菊花衣。
全词通过对三个黄鹄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充满了豪情与壮志,体现了苏轼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