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
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
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诗句原文: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
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
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
拥途看卤部,谁为毕三虞。
注释解释:
-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这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对一位名为“陈公”的人物的哀悼之情。
- 位至三公有:意指陈公的地位极高,达到了极高的政治地位,如同古代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
- 恩加赐谥无:意指陈公虽然受到朝廷极高的恩宠和尊敬,但却未能得到一个正式的谥号(古代帝王或贵族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所给予的评价),这可能暗示了他的遭遇并不被世人完全理解或接受。
- 再调金铉鼎:意指陈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或调整,可能是通过某种政治手段或决策获得了更多的权力或地位。
- 屡剖玉麟符:意指陈公频繁地被授予重要官职或权力,如“玉麟符”通常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 已叹鸾同穴:意指陈公与某人(鸾鸟)共度晚年,但最终无法实现共同生活的愿望。这里的“鸾”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用来象征美好而短暂的婚姻或伴侣关系。
- 还嗟凤欠雏:意指陈公感叹自己的后代或亲人未能如凤凰般高贵,即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或成就。
- 拥途看卤部:意指陈公在生前关注国家大事,常常站在路边观察国家的政治动态或局势变化。
- 谁为毕三虞:意指在陈公去世后,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或解决他生前所面对的问题,这反映出陈公生前的困境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陈公一生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政治生涯的赞扬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陈公比作高位的官员、受到皇帝宠爱的人,以及一个未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人。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陈公政治生涯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他的尊重和赞美,也有对其悲剧结局的惋惜和同情。此外,诗中的一些词汇如“鸾同穴”和“凤欠雏”等,也富有深意,不仅表达了对陈公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