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
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
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
旷然箕山情,复起濠上趣。
今时有若此,我岂不怀慕。
【注释】
张令:即张衡。阳翟,今河南省禹县,是东汉大儒张衡的故乡。希隐堂:即隐居之堂。
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每次读到陶渊明的诗,都让人忘掉世俗的忧虑。
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陶渊明原是太尉陶侃的孙子,他的心灵超脱世俗尘嚣,因此就离弃了官场,归耕田园。
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不求俸禄,只求种五棵树。五斗粟:五升谷子作为薪俸。
旷然箕山情,复起濠上趣:陶渊明有归隐山林的情怀,又兴起了隐居在长满水草的河滨的兴趣。
今时有若此,我岂不怀慕:现在的人们也有这样的心情,我怎么不羡慕他们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他的好友张令阳所建的隐居之地题写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抒发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首四句是说,每次读陶渊明的诗,都会使他忘却世俗的烦恼和忧愁。因为陶渊明是名垂千古的大诗人、大哲学家,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高远,情感真切,让人陶醉。陶渊明原是太尉陶侃的孙子,他的心灵超脱世俗尘嚣,因此就离弃了官场,归耕田园。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中间八句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和怀念。诗人说他不求俸禄,只求种五棵树;他有着归隐山林的情怀,又兴起了隐居在长满水草的河滨的兴趣。这两句诗是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诗人自己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却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因为他热爱生活,追求自然,向往自由,所以他才能在隐居生活中找到乐趣,享受到幸福。
最后两句是说,现在的人都有这样的心情,我怎么不羡慕他们呢?这两句诗既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也是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诗人认为,友情是最珍贵的财富,没有它,人生将会变得空虚和无聊。因此,他要珍惜这段友谊,要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