灊高夙所仰,妙想嗟未圆。
邂逅一麾出,安舆奉华颠。
骎骎涉胜境,获缔香火缘。
徘徊庆基殿,稽首颂尧年。
徐步俯松杪,幽寻值灵篇。
轩窗散急雨,四座屯霏烟。
向来玉京梦,了了堕目前。
恍疑鸡犬资,今在第几天。
平生修无怍,自视应得仙。
孺子审可教,凡躯伫加鞭。
宣和四年,我出镇蕲州,在五月十九日斋宿山谷,黎明时拜谒真源万寿宫。少休息于五云寺,赋此诗。
灊高夙所仰,妙想嗟未圆。
邂逅一麾出,安舆奉华颠。
骎骎涉胜境,获缔香火缘。
徘徊庆基殿,稽首颂尧年。
徐步俯松杪,幽寻值灵篇。
轩窗散急雨,四座屯霏烟。
向来玉京梦,了了堕目前。
恍疑鸡犬资,今在第几天。
平生修无怍,自视应得仙。
孺子审可教,凡躯伫加鞭。
【注释】:
①灊(qióng):《说文》:“灊,山名也。在汝南。”《汉书·地理志》颍川郡颖阳:“灊县有山焉。”即今天的安徽霍山。
②“妙想”二句:诗人早年曾对道教的仙境有过幻想,但未能实现。
③“邂逅”二句:作者被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受命出任东阳令,途中经过这里,故有此作。
④“骎骎”二句:意为:我一路跋涉,来到了胜地,与道士结伴,共同修炼。
⑤“徘徊”二句:我在这里拜谒了真源万寿宫,祈求长寿。
⑥“徐步”三句:我在松树梢上慢慢行走,追寻仙人遗留下的诗篇。
⑦“轩窗”二句:我在轩窗下躲避急雨,四座都是烟雾。
⑧“向来”二句:我过去梦见自己飞到了天上的玉京。
⑨“恍疑”二句:我恍惚觉得自己是一只鸡或狗,现在在哪里呢?
⑩“平生”二句:我一生都没有做过亏心事,自认为应当成仙。
⑪“孺子”二句:我的儿子可以好好教导他,让他成为有用的人才。
⑫“凡躯”二句:我的身躯虽然普通,但只要努力,也能有所成就。
赏析:
宣和四年(1122),诗人因事由东阳到京都任翰林学士兼侍读,途经东阳,作此诗。
诗前半部分写景抒怀。首联点题。颔联写自己初出京城时的心境。颈联承颔联而来。尾联写在五云寺游览的情景及感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丽脱俗,富有真情实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人格。
这首诗是作者在宣和四年从京师赴东阳任职途中所作。首联点题,写此行的缘由。颔联写自己出仕后的心情,颇有壮志凌云之感。颈联写自己初出京师时的心态,颇有踌躇满志之意。尾联写自己在五云寺的游览,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全篇以记游为题,却写得情韵飘逸,神完气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