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鸾乱旧直,鹤驾脱尘氛。
真隐虽高世,嘉谋亦相君。
石坛移晓月,丹灶覆寒云。
瑟瑟松风在,时人自不闻。
陶隐居丹室
金鸾乱旧直,鹤驾脱尘氛。
真隐虽高世,嘉谋亦相君。
石坛移晓月,丹灶覆寒云。
瑟瑟松风在,时人自不闻。
注释:
陶隐居丹室 —— 陶隐居的住所是一处炼丹之所。
金鸾乱旧直,鹤驾脱尘氛。 —— 金鸾指金鸾殿,旧直指旧时的直官,这里指朝廷中任职。鹤驾指鹤驾车,比喻高洁超脱。
真隐虽高世,嘉谋亦相君。 —— 真隐指的是真正隐居的人,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上层却保持着清高之志;嘉谋指美好的谋略,也指贤德的君主。
石坛移晓月,丹灶覆寒云。 —— 石坛指石制的祭坛,用以祭祀天地山川神灵;丹灶指炼丹的地方,丹指朱砂等矿物质。
瑟瑟松风在,时人自不闻。 —— 瑟瑟形容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松树的声音。时人指当时的世俗之人。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陶隐居的居所及其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陶隐居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
第一句“金鸾乱旧直,鹤驾脱尘氛。”中的金鸾指的是皇家的仪仗队,旧直表示过去的职务或地位。这里的金鸾可能象征着过去的权力和地位,而鹤驾则代表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姿态。
第二句“真隐虽高世,嘉谋亦相君。”表达了陶隐居虽然身处高位却能保持高远的志向,他的智慧和策略也能得到君王的赏识。这里的“相君”可能是指辅佐君主,共同治理国家。
第三句“石坛移晓月,丹灶覆寒云。”描写了陶隐居住所的环境,石坛和丹灶分别指代了自然的美景和炼丹的工具。这里的石坛和丹灶象征着陶隐居对自然和生命奥秘的追求。
第四句“瑟瑟松风在,时人自不闻。”描述了陶隐居住所周围的自然环境,瑟瑟的松风代表着宁静和祥和。这里的“时人自不闻”意味着外界的喧嚣和纷扰对于隐居者来说是无关的,他们已经超脱于世俗之外。
整首诗通过对陶隐居生活环境和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