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不游山忆谢公,亭成孤屿恰当中。
山低山仰今朝异,潮落潮生自古同。
几欲弄舟移白日,何当把钓待秋风。
惠连幸自还乡里,独恨池塘句不工。
【注释】
谢公:指谢安。亭成孤屿恰当中:谢安在会稽山南的西屏山建有东山别墅,谢灵运曾到山中去游玩,并作过一篇《初去郡》的文章。亭是谢安所建,因此说“亭成孤屿恰当中”。
争不游山忆谢公:你难道不想去游览山中的谢安别墅吗?
山低山仰今朝异,潮落潮生自古同:现在山上和山下的高矮不同了,这是由于地势高低不同造成的,就像今天的潮涨落一样;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变化,这是自然规律造成的。
弄舟移白日:乘船在江面上游玩。
把钓待秋风:像古人那样垂钓以待秋风吹来。
惠连:谢惠连,字季雅,是谢安侄儿,曾任永嘉太守,与谢灵运交好。惠连还乡里,指回到家乡。
池塘句:指谢灵运写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其中有“池塘生春草”之句。
【赏析】
此首是诗人对谢安别墅的怀古之作。诗题一作《登谢公亭》,盖为追念谢安别墅而作。
前两句写登亭所见,点明主题。起句直承题目,说“你难道不想去游览山中的谢安别墅吗?”这一句很自然地引出后两句。谢安别墅即“东山”,位于会稽山南的西屏山,这里原称谢公山。谢安曾在这块地方建造别墅,谢灵运也曾到过此地,写过《初去郡》。作者因登临谢公亭而怀念谢安别墅,所以发出“争不游山忆谢公”的感叹。“亭成孤屿正当中”一句紧承上文,说明谢安别墅的位置。谢安别墅虽小,但景色优美,位置适中。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出山高水低的变化。山之所以高下不同,是因为地势高低不平。而潮涨潮落则始终不变。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界的永恒规律,也写出了人生易感、世事无常的感慨。
第三四句写游山玩水之乐。作者想象自己正坐在船上观赏着美丽的风景,悠闲自在地享受着快乐的生活,不禁想起了古人那悠哉游哉、放浪形骸的生活情趣。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写归心似箭之情。惠连回到故乡时,作者羡慕他能够回到家乡,过着闲适的生活,而自己却只能空想这种生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渴望和无奈。
这首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它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易感、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的豁达胸怀和旷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