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吾乡行秘书,功名末路坐题舆。
只教副墨传蛮徼,不得雌黄到石渠。
临事孰如仁者勇,著书犹是道之馀。
推尊文行铭辞好,无愧当年叹起予。
逐句释义
- 人物吾乡行秘书 - 描述了一个人在京城(吾乡)担任秘书的职位。“行秘书”意味着这个人在朝廷中负责文书工作。
- 功名末路坐题舆 - 指此人在仕途上的挫折和失败,最终未能实现其功名抱负,反而被贬谪。“坐题舆”意即被贬谪,乘坐车辆离去。
- 只教副墨传蛮徼 - “副墨”通常指的是官员的副职或下属,而“蛮徼”则是指边疆地区。这句话表达了此人只能在边远地区任职,无法施展才华。
- 不得雌黄到石渠 - “雌黄”是一种常用的书写颜料,古人认为使用它来修改文字是不祥的。“石渠”是皇家图书馆的名字,这里可能指代学问或学术的地方。这句话意味着他无法进入那些高雅、有学问的地方工作。
- 临事孰如仁者勇 - “孰如”意为谁比得上或比不上,“仁者勇”指的是仁爱的人勇敢。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面对困难时,仁爱之人往往比其他人更为勇敢和坚定。
- 著书犹是道之馀 - 尽管面临困境,但他仍然继续写作书籍,这可能表明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道之馀”可能意味着这些著作是在追求某种理想或信仰之余的产物。
- 推尊文行铭辞好 - 这句话表明他的作品受到了推崇和赞誉。“推尊”意味着推崇尊敬,“文行”可能指的是文采和德行,“铭辞”是古代一种记录功绩的文字。这里的“好”可能表示优秀或值得称赞。
- 无愧当年叹起予 - 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的感慨和自我评价。“无愧”意味着没有遗憾,“当年”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时光或是某个特定的时刻。“叹起予”意味着感叹自己的处境或是感慨时光的流逝。
译文
郑通判当年在京师任秘书官,后来遭遇了仕途的坎坷,被贬至边境之地。他只能以副职的身份从事文书工作,而不能像有些人一样在高贵之地施展才能。他在临事时表现出的仁爱与勇气令人敬佩,他的著述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追求。虽然身处困境,但他的作品仍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和赞誉。回顾过去,他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感叹自己的境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郑通判的生平经历进行描写,展现了他一生的起伏变化以及对理想的坚守。诗中通过对比郑通判的不同阶段,揭示了命运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在困境中的坚韧品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郑通判的赞赏之情,以及对他作品的推崇。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坚持理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