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寸木可高岑,肯负平生学古心。
王事曾无丝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
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
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

注释:

也知寸木可高岑,肯负平生学古心。王事曾无丝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

休师惠诗次韵

也知寸木可高岑(高岑:高山),肯负平生学古心(学古心:学习古人的学问)。王事曾无丝粟补(王事:国家大事;丝粟:比喻微小的东西,这里用来表示自己的贡献微不足道),鬓毛已觉雪霜侵(鬓毛:头发两侧靠近耳朵的部分;雪霜:比喻年老体衰)

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高僧: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最深处:最幽静的地方;弄晴阴:把晴天的阳光玩弄于股掌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悟以及对大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之情。

首联“也知寸木可高岑,肯负平生学古心。”意思是说,我也深知一寸木头可以高耸入云,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我仍然怀揣着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高岑”指的是高山,用来形容自己志向的高远。而“肯负平生学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直以来追求学问和知识的执着和坚定。

颔联“王事曾无丝粟补,鬓毛已觉雪霜侵。”意思是说,国家大事虽然重要,但我的贡献却微不足道,年岁已高,身体已经衰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的谦逊和无奈。

颈联“寓留古寺聊登览,喜有高僧与对吟。”则是说,在古寺中停留并游览一番,心中十分欣喜,因为遇到了一位高僧,能与我一起进行诗歌的对答。这里的“登览”指的是游览、游玩,表示诗人对古寺的喜爱。而“对吟”则是说与高僧一起吟诵诗歌,相互切磋技艺。

尾联“更忆仙山最深处,岩前小雨弄晴阴。”则是说,更加想念那仙山的最深处,那里的岩石前有细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景色美丽而又宁静。这里的“仙山”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和神秘。而“岩前小雨弄晴阴”则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