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淮之源,东行已千里。扁舟一日下长淮,似与故人相见喜。
不知渡越几涧谷,清澈尚尔无泥滓。澹然端肯与我俱,试问故人能有几。
荡云沃日穷眼界,茫茫直与天相似。万艘络绎鼓风蒲,翳翳尘飞明镜里。
况闻水伯时恶剧,雷击风掀浪山起。岂知生处极幽深,清浅涓涓一泓尔。
吾闻古来养心者,扩而充之亦如此。自惭学问太迂疏,十载不离蛙井底。
潢污断港何足道,所得未能充口耳。忽惊浩浩东倾海,会令百川皆绕指。
君看厚地一撮土,本来也是无多子。人间万事须自强,嗟我蹉跎今老矣。

这首诗名为《渡淮》,作者为唐代诗人刘长卿。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渡淮(我观淮之源,东行已千里。)
  • 注释:淮河,古称大江或淮江,发源于中国安徽省西部。
  • 赏析: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遥远感受。
  1. 扁舟一日下长淮(扁舟一日下长淮,似与故人相见喜。)
  • 注释:扁舟,即小船。长淮,指淮河。
  • 赏析:诗人在船上渡过淮河,仿佛是在与老友重逢,充满了喜悦之情。
  1. 不知渡越几涧谷(不知渡越几涧谷,清澈尚尔无泥滓。)
  • 注释:涧,山间流水的沟谷。清深,水清澈透明。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淮河两岸清澈的水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眷恋。
  1. 澹然端肯与我俱(澹然端肯与我俱,试问故人能有几。)
  • 注释:澹然,平静的样子。端肯,诚恳地答应。
  • 赏析:这里的“澹然”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平静,“端肯”可能是说对方也有着相同的心境。
  1. 荡云沃日穷眼界(荡云沃日穷眼界,茫茫直与天相似。)
  • 注释:荡云,形容云彩翻滚如波浪一般。沃日,指太阳照射到水面上的景象。
  • 赏析:描述了淮河上空云彩翻滚、阳光照耀下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遐想。
  1. 万艘络绎鼓风蒲(万艘络绎鼓风蒲,翳翳尘飞明镜里。)
  • 注释:万艘,指大量的船只。络绎,形容车辆、船只等来往不绝。
  • 赏析:描绘了淮河岸边船来船往、热闹非凡的情景,以及微风拂过水面时泛起的尘埃在明亮镜子中闪烁的景象。
  1. 况闻水伯时恶剧(况闻水伯时恶剧,雷击风掀浪山起。)
  • 注释:“水伯”,古代传说中的水神。时恶剧,形容水神时而作恶。
  • 赏析:“雷击风掀浪山起”描绘了水神作恶时引发的巨大波浪和惊涛骇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1. 岂知生处极幽深(岂知生处极幽深,清浅涓涓一泓尔。)
  • 注释:岂知,哪里知道。生处,出生之处。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出生的地方非常幽静深远,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而已。
  1. 吾闻古来养心者(吾闻古来养心者,扩而充之亦如此。)
  • 注释:古来,自古以来。养心,培养自己的心性。
  • 赏析:诗人引用古语,认为修养自己的内心和品德就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需要不断地扩展和充实。
  1. 自惭学问太迂疏(自惭学问太迂疏,十载不离蛙井底。)
  • 注释:自惭,感到惭愧。迂疏,迂腐而不求进取。
  • 赏析:诗人对自己长期以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感到羞愧,认为自己像青蛙一样生活在原地,没有进步。
  1. 潢污断港何足道(潢污断港何足道,所得未能充口耳。)
  • 注释:潢污,肮脏的水洼。断港,被破坏的港口。
  • 赏析:诗人用“潢污断港”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不理想,但所得并不能满足口腹之欲。
  1. 忽惊浩浩东倾海(忽惊浩浩东倾海,会令百川皆绕指。)
  • 注释:浩浩,形容水流广阔。东倾海,向东倾斜的大海。
  • 赏析:这里诗人突然感到眼前的景色壮观无比,好像整个东海都在向他招手,让人心生敬畏。
  1. 君看厚地一撮土(君看厚地一撮土,本来也是无多子。)
  • 注释:君看,您来看。厚地,深厚的大地。一撮土,少量的土地。
  • 赏析:诗人以土地为比喻,指出即使是一撮薄土,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 人间万事须自强(人间万事须自强,嗟我蹉跎今老矣。)
  • 注释:嗟,感叹词。蹉跎,虚度光阴。
  • 赏析: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