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猎猎寒无奈,江水漫漫去莫留。
欲讯音容无定在,松筠竦竦暮烟浮。
【注释】
1.挽赵通判五首:挽诗。作者与赵通判为友,故作此诗以赠别。通判:宋代地方长官的副职。
2.猎猎:风声。
3.漫漫:水波浩渺。
4.无定在:无法捉摸。
5.竦竦:高峻挺拔的样子。
6.暮烟:夕阳余光中的薄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寓景中。“霜风猎猎寒无奈”,起首二句,就着“霜风”二字落笔。“猎猎”二字状出风声,是秋风之音。“寒无奈”,是秋风之态。这两句是说,秋风劲吹,天气严寒,人不免有些无可奈何的感觉。“江水漫漫去莫留”。接下去又写江水,“莫”字,写出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江水滔滔不绝地向东流去,友人却要远行,自然令人难以割舍。“莫”字,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这两句,一写秋,一写别,把诗人送别的情绪渲染得淋漓尽致。“欲讯音容无定在”,这一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面的抒情。诗人想向友人询问他的音容消息,可是却不知道该从何处问起,因为音容的消息总是在变化之中。“无定在”,说明音容消息的不定性。这句是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松筠竦竦暮烟浮”,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最后一韵的结束。“竦竦”两字,写出了松树挺直、高耸入云的形态。“暮烟”,指夕阳的余光和薄雾。“浮”,是飘浮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松竹苍翠,高耸入云,而夕阳的余光和薄雾正飘浮在它们之上。这是一幅美丽的晚秋景色。诗人用这幅美丽景色作结,既与前面写景的句子相照应,又引出下面的抒情。“竦竦”是松竹的姿态,“浮”是夕阳余光和薄雾的状态。这里,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离别之情。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它不单是一首送别诗,而且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写景,后半部分才是抒情,景物与感情融为一体,没有出现明显的界限。这种写法很新颖。同时,诗中的抒情也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而是通过写景来间接地表达,这就更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