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途羞困辱,不复顾交情。
众稚怜张载,诸公厌祢衡。
仁心矜废物,佳句写真诚。
喜悦驱车至,思心正若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要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其表现的内容及运用的写作手法。
(1)
世途羞困辱(世途:人世间的道路)。
世途:指人世间的道路。羞:以……为耻。
(2)
不复顾交情(复:再次。顾:顾念。交情:友情。
(3)
众稚怜张载(张载:东汉末年思想家、文学家。孺子:儿童。
(4)
诸公厌祢衡(祢衡: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文学家。
(5)
仁心矜废物(仁心:有同情心的人。矜:怜悯。
(6)
佳句写真诚(佳句:美妙的句子。
(7)
喜悦驱车至(喜悦:高兴。)
(8)
思心正若萦(思心:思念之心。若:好像,像。
【答案】
示例:
(1)
首句点明了诗人自己不愿在人世间的道路上受困于耻辱,表现出一种清高的态度。
(2)
第二句用反问的语气写出了诗人自己与世俗的交往被完全抛弃。
(3)
第三句用典故指出世人轻视贤才,而诗人却依然坚守自己的操守。
(4)
第四句指出众人厌恶的是祢衡这样的人物,而诗人却依然欣赏他。
(5)
第五句说明诗人心中只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值得怜悯的,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则是不值得怜悯的。
(6)
第六句说明即使是最美妙的句子也是出于真挚的感情。
(7)
第七句表明诗人内心欢喜得如同驱车远行一般。
(8)
第八句说明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像缠绕在心头的丝线一样难以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