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近梅开早,溪深柳放迟。
可怜春到处,恰值汝归时。
衰晚疲奔走,羁栖恨别离。
只因明夜梦,千里亦相随。

【注释】

地近梅开早,溪深柳放迟。

“梅”指山中的梅花,“溪”指山中流经的溪水,“柳”指山中的柳树(因山高风急,所以山上的植物生长得特别慢)

可怜春到处,恰值汝归时。

“春”指春天,“汝”指我(此处指诗人自己)。“归”指回家,这里指叔宜回家

衰晚疲奔走,羁栖恨别离。

“衰晚”指年纪大了,“疲奔走”指年老力衰,奔波劳碌,“羁栖”指被拘禁或囚禁,“恨别离”指思念离别。

只因明夜梦,千里亦相随。

“明夜梦”指诗人在梦中见到叔宜,“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

此诗是写送人归乡的情思。首联写景,次联写意,末联抒情,结构严谨而自然。

首联以梅、溪、柳起兴,既点题又渲染气氛。梅虽已开,却还偏居山中;溪虽不深,但柳树却长得很慢。这是说山里虽然春光明媚,但梅和柳都还没有完全开放,可见其景色之清幽。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山里的美景,而且为下文的送别作了铺垫。

颔联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描绘出山里的春天。这里的春天并不只是指季节上的春天,而是特指山里的季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时之春”。山里的春天比平原上的春天要晚得多,因为那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这一点。这里的“早”和“迟”都是反义词,它们在这里是互相映衬的。

颈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离去的感受。诗人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却还是像年轻时一样地奔波忙碌着,这一方面是说他的生活离不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说他无法忍受分离的痛苦。同时,他又说这种奔波是被迫的,是被囚禁或束缚的(这里是指自己的仕途不得志),因此,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悲伤。

最后一联则是全诗的感情升华。诗人说,他之所以如此地思念亲人,是因为在梦中见到了他们。即使相隔千里,他也能感受到他们的陪伴和关怀。这就是所谓的“千里也相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里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它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部充满情感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