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故怀土,游子更思乡。
里堠经双只,邮亭宿短长。
暮栖乌反哺,春去雁随阳。
亦有一廛宅,能无十亩桑。

途中

小人故怀土,游子更思乡。

里堠经双只,邮亭宿短长。

暮栖乌反哺,春去雁随阳。

亦有一廛宅,能无十亩桑。

注释

  1. 小人:指普通之人或普通人。
  2. :仍然、依旧。
  3. 怀土:怀念故乡。
  4. 游子:在外旅行或工作的人。
  5. :更加。
  6. 思乡:思念家乡。
  7. 里堠:古代地名的标记,这里可能指驿站。
  8. 经双只:通过两个站点。
  9. 邮亭:古代传递文书和旅客休息的地方。
  10. 宿:住宿。
  11. 短长:长短,这里比喻时间短暂。
  12. 暮栖:傍晚栖息。
  13. :乌鸦,这里用作象征。
  14. 反哺: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 春去:春天过去,此处比喻时光流逝。
  16. 雁随阳:大雁随着太阳飞翔。
  17. 一廛:古代一种住宅单位。
  18. :家。
  19. :存在。
  20. 十亩桑:桑树种植面积。

译文

普通之人依然怀有对故乡的思念,而在外旅行的游子更是倍加思乡。经过两个驿站后,在旅途中住宿的时间长短不一。日落时分,栖息的乌鸦会返回巢穴喂养雏鸟;春天离去时,北飞的大雁跟随太阳一同前行。尽管身处异乡,但拥有一处小小的住所也是好的,更不用说拥有十亩桑园这样的产业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途中》的全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旅途中所见美景的欣赏。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首联“小人故怀土,游子更思乡”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无论是普通之人还是在外旅行的游子,都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接着,颔联“里堠经双只,邮亭宿短长”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通过“经双只”和“宿短长”这两个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奔波和疲惫,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颈联“暮栖乌反哺,春去雁随阳”则是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抒发情感。乌鸦的反哺行为象征着孝道,而大雁随阳南飞则代表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两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尾联“亦有一廛宅,能无十亩桑”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虽然身处异乡,但作者仍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小房子,以及一片属于自己的桑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如交通不便、生活艰辛等,使得诗歌更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