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回车胜母里,今我枉步孝子家。
天寒日暮林谷暗,回旋道路甘泥沙。
高台隆隆起门户,松桧夹径清阴斜。
县官把烛读碑字,夜阑相视生咨嗟。
今我为诗语万氏,万事成难败之易。
尔家承承今几年,勉旃无为先世累。
宿万孝子家
【注释】宿:过夜。 万孝子:即《古诗十九首》中之“万石君”。
【译文】昨夜投宿在万石君的家中。
昔人回车胜母里,今我枉步孝子家。
【注释】昔人:指古时的人,这里泛指过去的人。 胜母里:地名,这里借指万石君的家乡。枉:枉驾。 孝子:这里借指万石君。
【译文】古时人们驾车返回故乡胜母里,现在我只是枉驾来到万石君的家中。
天寒日暮林谷暗,回旋道路甘泥沙。
【注释】天寒日暮:天色已晚。 林谷:树林和山谷。 回旋:环绕。
【译文】天寒日暮,树木和山谷显得昏暗,环绕的道路都是黄沙与泥土。
高台隆隆起门户,松桧夹径清阴斜。
【注释】高台:高大的土堆或石堆。隆隆:响声很大。 松桧:松树与桧树,都是长青树种。 夹径:两边的树篱。
【译文】高大的土堆或石堆耸立起来,门前两行参天的松树和桧树掩映着小径,形成一片清凉的幽静景象。
县官把烛读碑字,夜阑相视生咨嗟。
【注释】县官:县里的官员。 把烛:手持灯烛。 碑字:刻有文字的碑石。 夜阑:夜深。 咨嗟:叹息。
【译文】县里的官员拿着灯烛照着碑石上的字,等到夜深了才停止阅读。他们相互望着,不禁发出叹息。
今我为诗语万氏,万事成难败之易。
【注释】万氏:这里泛指万石君家族的人。 万事:所有的事。 成难败之易:成就事情困难,失败的事情容易。《论语·述而》说:“不曰如之何则如之何?吾末如之何已矣。”这是孔子说的无可奈何的话。
【译文】如今我要用诗歌来表达对万石君家族人的赞美之情,认为一切事情的成功都很难,失败却很容易。
尔家承承今几年,勉旃无为先世累。
【注释】尔家:你们家。 承承:继承。 旃:同“毡”,垫物。 先世:先辈的家族。
【译文】你们家已经继承了几代人,请你不要为你们的先辈留下什么累赘。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宿万石君府上所作的一首感怀诗。诗题一作《宿万石门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万石君的敬慕以及对其子孙的期望。
首句“昔人回车胜母里”,诗人通过回忆古时候的人驾车回乡的情景,引出自己此行的目的。这里的“胜母里”是指万石君的家乡胜母村,诗人以古喻今,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次句“今我枉步孝子家”,诗人以“枉步”一词,表示自己此次来访的目的并非为了游赏美景,而是有所求于万石君。
接下来的诗句“天寒日暮林谷暗”,“天寒日暮”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而“林谷暗”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凉。接着,“回旋道路甘泥沙”一句,诗人以“甘”来形容道路,表达了道路坎坷且充满了艰辛的意思。最后两句“高台隆隆起门户,松桧夹径清阴斜”,则描写了万石君府邸周围的景色。其中既有高大的土堆或石堆,也有参天的松树和桧树,形成了一片清凉的幽静景象。
在最后两句,诗人转而表达了对万石君及其家族的期望。他说,尽管万石君的家族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但作为后辈的他,应该努力成为能够继承并发扬先辈精神的人。这既是对他个人的期望,也是对万石君家族的期望。
全诗以叙事为主,但在叙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见解。通过对万石君及其家族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