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句偈,午夜一炉香。
有见即心境,无时非道场。
华夷初一致,彼是两兼忘。
【注释】
①偈:梵语“伽”的音译,即佛门中的偶颂或韵语。
②午夜:指深夜。
③见:指悟见、顿悟。
④心境:指内心世界。
⑤华夷:指华夏与蛮夷。
⑥彼:指世俗之人。
⑦两兼忘:既忘却华夷之别,又忘却彼我之分。
【赏析】
《途中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以清晨四句偈和午夜一炉香作比,表明作者在旅途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一种禅心,时时处处都是道场。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白居易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清晨四句偈”,清晨,指拂晓时分。偈,梵语译音,原意是指佛教徒念诵的文字,后来泛指诵读经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晨时分,我在诵读着四句偈语,这是佛家修行的方法。
“午夜一炉香”,午夜,指深夜。香,佛教用语,特指点燃的香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我在点燃一炉香,这是佛教徒修行的方式。
“有见即心境,无时非道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有所领悟,就是心境;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道场。这里的“心境”,指的是内心的世界;而“道场”,则是修行的地方。
“华夷初一致,彼是两兼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中华和蛮夷最初是一样的,对于世俗之人和佛家弟子而言,两者可以同时遗忘。这里的“华夷”,指的是华夏和蛮夷;“彼是”,则是佛家用语,指的是世俗之人和佛家弟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无论是对中华还是蛮夷,或者是对于世俗之人或佛家弟子,都可以放下偏见,达到平等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更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