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跄跄,其羽仪仪。
其集伊何,梧桐之枝。
鸿飞冥冥,其翼差差。
其止伊何,清泠之池。
朝廷于公,夫岂不知。
国有大疑,爰度爰咨。
公虽家居,如在庙堂。
国之大经,论讨靡忘。
徐徐公车,在汴之郊。
薄言追之,以永今朝。
泛泛公舟,在河之阴。
薄言维之,以慰我心。
公赐我言,我斯藏之。
何以报之,羔羊素丝,秉德不遗。
公饮我酒,我斯酬之。
何以祝之,秀发庞眉,受福无期。
【注释】
送范侍郎归许昌一首:送。范侍郎,名不详。归,返回。许昌,今河南许昌县,当时属魏州,在汴州东面。凤鸟跄跄,其羽仪仪。“跄跄”,舞步矫健的样子。仪,有文采的样子。“仪仪”,指羽毛丰满而有光彩的样子。
其集伊何,梧桐之枝。
“其集”,即“集”的宾语前置,指集合。伊,语气词。梧桐,一种树名。“其枝”,即聚集在梧桐树上。梧桐树高大而茂盛,是凤凰等吉祥禽鸟喜欢栖息的地方。
鸿飞冥冥,其翼差差。
“冥冥”,形容大雁南飞时的模糊不清的景象。“差差”,形容大雁飞翔时翅膀振动的样子。
其止伊何,清泠之池。
“清泠”,清凉、清澈之意。“止”,停留、归宿之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大雁长鸣远飞后,最终会落在清凉的池塘里。
朝廷于公,夫岂不知。
朝廷,这里指朝廷大臣或君主。于,介词,表示目的,为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朝廷大臣们对范公的所作所为都很清楚,都知道。“夫岂不知”,意思是说朝廷大臣们怎么会不知道呢?
国有大疑,爰度爰咨。
“爰”字在这里作为动词用,表示“于是”,“就”。“度”,考虑。“咨”,问。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国家有大的疑问和疑难的时候,就应该向范公寻求答案和建议。
公虽家居,如在庙堂。
“虽”,连词,虽然。“虽”,表示让步的语气,即使。“家居”,在家中居住。“如”,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范公虽然在家里,但是他就像在朝堂上一样。
国之大经,论讨靡忘。
“经”,常规、常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国家的大法典,讨论和辩论都不能忘记。
徐徐公车,在汴之郊。
“徐”字是形容词,缓慢的意思。“公车”,皇帝的车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慢慢地范公的车驾,在汴州的郊外。
薄言追之,以永今朝。
“薄言”,副词。表示希望。“追之”,追随他。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希望能追随范公,永远活在今天。
泛泛公舟,在河之阴。
“泛泛”,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公舟”,指范公的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泛泛地坐在范公的船上,在河的北边。
薄言维之,以慰我心。
“薄言”,副词,表示希望。“维之”,追随他。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轻轻地追随他,以此来安慰我的心。
公赐我言,我斯藏之。
“公赐”,指范公所说的话。“斯”,代词,这样。“藏之”,收藏起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范公赐给我的话,我会收藏起来。
何以报之,羔羊素丝,秉德不遗。
“何以报之”,用什么来报答范公。“羔羊”,小羊羔,这里用作比喻,表示谦虚和谦卑。“素丝”,白色的丝线,这里用作比喻,表示纯洁和清正廉洁。“秉德”,持守道德。“不遗”,不会遗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用什么来报答范公呢?我用小羊羔和白丝线来表达我的谦卑和清正廉洁的态度,并且绝对不会遗忘这些道德准则。
公饮我酒,我斯酬之。
“公饮”,指范公喝酒。“酬之”,回报范公。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范公喝我的酒,我回报范公。
何以祝之,秀发庞眉,受福无期。
“何以祝之”,用什么来祝福?“秀发”,头发黑而亮泽。“庞眉”,眉毛浓密而粗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用什么来祝福范公?我要用黑亮泽的头发和浓密而粗长的眉毛来表达我的祝福,并且祝愿范公的幸福没有尽头。
【赏析】
此诗为送别诗。送别之际,诗人与友人之间往往要进行一番交谈,抒发离别之际的惜别之情,并互相劝勉勉励。此诗就是在这种场合下写成的。
首联写送别时的情景:“风神俊朗,仪态端庄。”作者描绘出这位朋友的风采,使人一见之下即产生好感。接着写他的到来:“他来到我家的庭院中,停在梧桐树上。”“梧桐”是一种树木。它的特点是:叶子宽大而下垂;秋天叶色变黄,可作黄色颜料;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做润滑剂。古人常用梧桐来比喻高贵的官爵或贤达之士。因此,“梧桐”也就成了高官显贵的标志了。“他”指的就是范云,因为范云曾任太傅主簿,故称范云为“君子”。
颔联描写范云辞别时的情状:“他乘着大雁南飞时发出哀鸣之声,振翅高飞,直冲云霄;而他则降落在清凉明净的池塘之中。”这是运用了比兴手法。“鸿”与“鸾”(古代传说中的仙禽)同音同义,都是指高飞的大雁。这里借大雁南飞来喻指范云离去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和难舍难分的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诗人对范云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冥冥”是模糊不清的样子;“差差”则是振翅欲飞的样子。这里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鸿”与“鸾”本是两种不同的鸟类,它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但是在这两句诗中却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描绘,这就使得整个诗句显得十分生动、活泼而又富有诗意了。
颈联写送行时的情景:“他终于来到了汴州的郊外。”“公家”是朝廷大臣的代名词。这里既表明自己与范云的关系密切,也说明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同一般。正因为彼此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范云才迟迟不愿离开。他留恋汴州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优美的环境、那繁华的城市、那热闹的市场等等。“公车”是朝廷大臣的专车,这里用以代表范云的身份和地位。范云乘坐着皇帝的专车来到自己的家中与告别,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因此,当他离开时,人们都为之感到惋惜不已。“缓缓”是慢悠悠地行走的意思;“迟迟”则是迟疑不决的样子。这里的“徐徐”与“迟迟”相对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富有节奏感的句子。
尾联写饯别的情景:“他乘坐着我的车子来到了河边的北面。”“薄言”是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请”。“追寻”就是追赶的意思;“维”是系结的意思;“以慰”则是指用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请你乘坐着我的车子去追赶他吧!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和安慰。“公”指范云。范云乘坐着皇帝的专车载着皇上的车驾来到自己的家中告别并离去,这种情形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当人们看到他离去时都感到十分惋惜。“如何”是反诘句式的一种用法;“何以”则是“为什么”的意思;“报之”是表示报答的意思。这里又是一个反诘句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我可以用小羊羔和白色丝线来表现我的谦恭和清正廉洁的态度,并且绝不忘记这些原则和准则。
全诗共八句二十四字,每二句成一韵脚。前四句为第一韵部(上平十灰韵),最后四句为第二韵部(去声十一队韵)。押韵工整严谨,读来朗朗上口且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