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灵岩境最幽,乘闲舣棹共追游。
飞泉翠滴半空雨,古树阴连万壑秋。
缥缈香烟笼梵榻,嵯峨山势枕江流。
登临眺望关河远,惹起乡思恋国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游灵岩

  • 闻说灵岩境最幽:听闻灵岩这个地方风景最为幽静迷人。
  • 乘闲舣棹共追游:趁着闲暇的时间,一起划船游玩,追寻那迷人的美景。
  • 飞泉翠滴半空雨:山间飞流的泉水如同细雨般从高空落下,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 古树阴连万壑秋:古老的树木遮蔽了连绵起伏的山谷,让人感受到了深秋的宁静和萧瑟。
  • 缥缈香烟笼梵榻:飘渺的烟雾仿佛笼罩着佛寺的禅床,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嵯峨山势枕江流:巍峨的山峰如同枕头一般依偎在江边,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
  • 登临眺望关河远:登上高处,远眺远方,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 惹起乡思恋国愁:这引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忧虑。

译文

听说灵岩的景色非常美丽,我便邀请好友一同前来游览。
我们乘船顺流而下,欣赏着飞泉洒落如细雨般的景象。
古老的大树遮挡住了群山,使得深秋的景色显得格外宁静。
缥缈的烟雾仿佛笼罩着佛寺的禅床,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高耸的山峰像枕头一样躺在江边,构成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我站在高处俯瞰远方,心中涌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同时也为国家的安危而忧心忡忡,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对灵岩美景的一次深情描绘。通过对灵岩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诗中的“飞泉翠滴”、“古树阴连”、“烟笼梵榻”等意象,不仅生动地表现了灵岩的秀美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的情感也贯穿于整首诗之中。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歌不仅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唐朝文化风貌和社会风情的窗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