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山雾湿,倚熏笼。垂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蘋中。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平韵满江红牡丹

翠袖余寒,早添得、铢衣几重。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山雾湿,倚熏笼。垂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蘋中。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译文:
翠绿的袖子还留着余寒,早些时候就添了多层薄纱。何必奇怪,那些美好的花儿都已经凋谢了呢?我为谁而打扮呢?我像衔尽了美丽的吴地花朵,来到这座繁华的洛阳城。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怨恨风雨。即使只是一枝花,也飘落到了别人的家中,流出了清亮的眼泪。
山雾笼罩,我靠着熏笼沉思。垂挂着叶子的树枝,好像女人的鬓发一样柔软。我恨那宫中的一朵云彩,它飞过空中,与我的思绪相随相伴。白日里我总是悠闲自在,就像一只在青鸟飞翔的地方栖息的鸟儿。杨家的花儿已经落下,白色的荷花在水面上飘散。我询问故人,是否还能忍受这无情的春风,独自饮下那空空如也的酒杯。

赏析:
《平韵满江红·咏牡丹》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词的上片写自己对牡丹的喜爱和珍视之情。“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这里的“翠袖”指的是词人的衣裳,“铢衣”则是指用珍珠缀成的衣物,象征着贵重和华丽。词人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衣服,表达了他对牡丹的喜爱程度。他甚至觉得,牡丹的花瓣比自己的翠袖还要美丽,所以需要增添更多的铢衣(珍珠缀成的衣物)来衬托它。这种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这里的“妍华”指的是美丽的花朵,“谁容”则是指被谁欣赏的意思。词人用反问的语气说,为什么会觉得牡丹的美貌消失了呢?是因为没有人欣赏它了吗?这里词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牡丹的珍视之情。他认为,虽然牡丹的美貌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他却愿意为之付出代价,因为它的美丽是他无法抗拒的。

词的下片继续写自己对牡丹的感受。“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这里的“衔尽”指的是将吴地的花朵全部衔走,“鹿苑”则是指古代帝王狩猎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牡丹的华丽和高贵。词人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牡丹的美丽,表达了他对它的珍视之情。同时,他还表示,即使有人不喜欢他的牡丹,他也不在意,因为牡丹的美丽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这里的“清泪红”指的是红色的泪水,象征着悲伤和无奈。词人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他对牡丹的深深眷恋之情。他甚至希望牡丹能够被人们所喜爱,成为他们的骄傲和象征。

词的最后两句:“山雾湿,倚熏笼。垂叶,鬓酥融。”这里的“山雾湿”指的是山中的雾气,“垂叶”则是指树木的叶片,“鬓酥融”则是指头发变得柔软和蓬松。词人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倚着熏笼一样,享受着牡丹的美丽。

这首词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