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尽其力老弃之,可怜骨立行步迟。
何心更惜乾障泥,病夫醉兀枯行枝。
主家刍豆岂不饱,吾宁忍死不愿肥。
肥时无奈人争骑,骑时鞭打无休时。
诗句释义与注释:
- 题瘦马歌:这是诗歌的题目,意味着诗歌的内容与一匹消瘦的马相关。
- 少尽其力老弃之:描述了这匹马年轻时被充分利用(可能是作为运输工具),但到了老年被遗弃。
- 可怜骨立行步迟:形容这匹马因为年老而变得瘦弱,行走缓慢,显得可怜。
- 何心更惜乾障泥:意思是这匹马已经没有心思再去珍惜干草或者其它任何食物了。”乾障泥”可能指的是干草或者其他饲料。
- 病夫醉兀枯行枝:这里用“病夫”来形容这匹马,暗示它因年老体弱,不能像健康时那样奔跑了,甚至有些醉意地躺在枯萎的树枝上。
- 主家刍豆岂不饱:表达了对主人(可能是马的主人)不给予足够食物的不满,”刍豆”是古代喂养牲畜的主要食物。
- 吾宁忍死不愿肥:这句话显示这匹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因为肥胖而被人骑乘。
- 肥时无奈人争骑:说明这匹马肥胖的时候,经常被人争夺骑乘的机会,即使它不愿意。
- 骑时鞭打无休时:描述了马在被骑乘时所经历的痛苦,包括不断被鞭打。
译文:
题瘦马歌
年轻时你努力工作,老了却无人问津。
可怜你骨瘦如柴,步履蹒跚。
为什么还要珍惜干草和豆子?
身体病弱时我醉倒在枯枝上。
主人给你的食物难道不够吗?
我宁愿死也不愿被骑。
肥胖时只能无奈忍受别人的骑乘。
每次被骑时,鞭子总不停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匹瘦弱的老马,反映了社会对于动物命运的冷漠和无情。诗中通过对比马的不同阶段——年轻时的辛勤工作和年老时的悲惨境遇,以及它在不同情况下遭受的对待,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生命的价值在于其过程而非仅仅在于结果。同时,这也映射出人类社会中某些不合理的现象,即对于弱势群体的忽视和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