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胜初无具,搜奇只此间。
飞来太湖石,坐我洞庭山。
面面成窗户,峰峰出髻鬟。
寓居端欠此,颇欲载之还。

怪石

济胜初无具,搜奇只此间。

飞来太湖石,坐我洞庭山。

面面成窗户,峰峰出髻鬟。

寓居端欠此,颇欲载之还。

注释:

  1. 济胜:渡江的意思。济胜初无具:渡过了长江却没有准备好渡船。
  2. 搜奇:搜寻奇石。只此间:只有这里。
  3. 飞来太湖石:太湖石是有名的观赏石,相传有千年的灵性,可以飞来太湖。
  4. 坐我洞庭山:指太湖石像人一样坐在洞庭山上。
  5. 面面成窗户:指太湖石的每一块表面都像是窗户一样。
  6. 峰峰出髻鬟:形容山峰如同少女的发髻一样美丽。
  7. 寓居端欠此:指自己居住的地方缺少这样的石头。
  8. 颇欲载之还:很想带它回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太湖石的诗,描绘了太湖石的形状、神态以及带给作者的感受。
    第一句“济胜初无具”,意思是说,渡江时并没有准备好船只。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想要寻找真正的奇石,而不是普通的石头。
    第二句“搜奇只此间”,意味着在这个地方找到了真正的太湖石。这里的“搜奇”指的是寻找奇石,“只此间”则表示只有这个地方才有。
    第三句“飞来太湖石”,是指太湖石是飞来的,具有神奇和灵性。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石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坐我洞庭山”,意味着太湖石就像人一样坐在洞庭山上。这既描述了太湖石的形状,也暗示了其与洞庭山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五句“面面成窗户”,指的是太湖石的每一块表面都像是窗户一样,展现了太湖石的形态之美。
    第六句“峰峰出髻鬟”,形容山峰如同少女的发髻一样美丽,这既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也赋予了它们以生动的形象。
    第七句“寓居端欠此”,表明作者居住的地方缺少这样的石头,表达了对这种奇石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八句“颇欲载之还”,则是表达了作者想要将这个奇石带回自己的家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太湖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感受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