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山人去,怀哉屋壁藏。
侵陵阅梅雨,调护乏芸香。
次第翻经集,呼儿理在亡。
乞归全为此,何爱橐中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从广西回到上饶,在书斋中翻阅藏书的情景。
第一句“自广西归上饶阅所藏书”,表达了作者从广西返回上饶后,开始阅读自己收藏的书籍。这里,“广西”指的是作者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而“上饶”则是他的家乡,两者都是地点的指代。这里的“阅所藏书”意味着作者正在阅读他之前收集和积累的书籍资料。
第二句“久矣山人去,怀哉屋壁藏。”,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里,“山人”是对过去的一种尊称,可能是指作者的过去的身份或者角色。而“怀哉”则表示作者对于这种身份或角色的怀念之情。同时,“屋壁藏”则表明这些书籍被存放在了墙壁之中,即作者的家中。
随后,第三句“侵陵阅梅雨,调护乏芸香。”,描绘了诗人在梅雨季节里,因潮湿的环境而难以保护这些书籍。这里的“侵陵”意味着湿润的环境对书籍的影响,而“芸香”则是植物名,可能是指某种香料或草药。这句诗表达了由于环境的湿润,使得原本珍贵的书籍变得容易受损。
第四句“次第翻经集,呼儿理在亡。”,描述了诗人通过反复翻看经文书籍,来整理和理解其中的学问。这里的“次第”意味着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呼儿”则是指叫唤儿子来处理或整理这些书籍。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最后一句“乞归全为此,何爱橐中装。”,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故乡的渴望。这里的“乞归”指的是请求归家,而“全为此”则表示这是全部的原因。诗人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整理书籍,是因为这能让他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进而更好地为家乡做贡献。而“何爱橐中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轻视,他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知识和学识,而非物质财富。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书斋中翻看藏书的场景,以及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展现了一个学者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