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
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
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
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注释:
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
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
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
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张九成在《曲江五咏》中写道:“平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这里以“张仲蔚”比喻画家张择端,说他的画室十分简陋,但能画出“平生所闻”的好山水画。而张择端正是北宋时期杰出的宫廷画家,他的名作《清明上河图》就是他为宋徽宗赵佶所作。所以,这里的“一生所闻”即指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
“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这两句是说,近来听到砍伐竹子的声音,我于是亲自去竹林中寻找,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好素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绘画创作的热爱和投入。他希望通过亲自去竹林中寻找,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素材,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𪨷迹。”这一句是说,我在林间小路上踩破了青苔的痕迹,那一定是隐者留下的足迹。这里用“芒𪨷迹”来形容隐者留下的痕迹,既形容了隐者的踪迹,又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仰之情。
“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这一句是说,不要拿走路边两车轮子上的红色油漆,否则就会破坏千竿翠绿的竹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珍视和保护,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绘画创作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画家的赞美、对画作的描绘以及自己的绘画创作过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投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