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注释:

  • 黄鹤楼: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古建筑。
  • 长江巨浪拍天浮:长江的波涛拍打着天空,形容江面宽阔,水势汹涌。
  • 万景收:形容视野开阔,可以收纳到无数的景观。
  • 汉水北吞云梦入:汉水的水流向北,将云梦湖纳入其中,描绘了河流的壮观景象。
  • 蜀江西带洞庭流:蜀山(即大巴山)西侧有洞庭湖,水流向东流入长江。
  • 角声交送千家月:夜晚,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千家万户的月亮同时升起。
  • 帆影中分两岸秋:在秋天里,船上的帆影在水面上分割成两半,形成美丽的画面。
  • 黄鹤楼高人不见:指黄鹤楼的高楼上没有人出现。
  • 却随鹦鹉过汀洲:鹦鹉被驯养后,常常被人带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这里指的是鹦鹉跟随主人来到了无人的汀洲。

译文:

长江波涛汹涌拍打着天空,远处的城郭和美景一览无余。汉水北流,将云梦湖纳入其中,再向西汇入洞庭湖。夜晚,千家万户的灯火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船帆在水面上分割了两岸,营造出一幅秋日的美丽画卷。尽管黄鹤楼高耸入云,但无人登临欣赏,反而有一只鹦鹉陪伴着主人,一同来到了无人的汀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长江、汉水、云梦湖、洞庭湖以及黄鹤楼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地标。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长江巨浪拍天浮”、“万景收”等,形象地表达了长江的壮丽和景色的广阔。同时,诗中的“黄鹤楼高人不见”和“却随鹦鹉过汀洲”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烟火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