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泄高寒插太清,银河垂地落天声。
玉虹贯日晴空见,骢马翻瓢白昼倾。
作赋曾闻夸雁荡,乘槎应可到蓬瀛。
何当一比乖龙起,手挽商霖洗甲兵。
【注释】
五泄山:浙江温州市境内的一座名山,以山水秀美而闻名于世。
高寒插太清:指五泄山地处高寒之地,山峰插入云霄,犹如插入天上的青天之中。
银河垂地落天声:形容瀑布如银河倾泻而下,声音如同从天空中传来的雷鸣。
玉虹贯日晴空见:形容瀑布如同彩虹贯穿阳光,映照在晴朗的天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骢马翻瓢白昼倾:用“骢马”和“翻瓢”比喻瀑布的水势浩大,仿佛一匹奔腾的骏马在翻滚着巨大的水壶,倾泻而下。
作赋曾闻夸雁荡:雁荡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诗人曾经听闻过关于它的赞美之词。
乘槎应可到蓬瀛:槎(chá)是古代传说中用来渡海的木筏,蓬瀛是指蓬莱、瀛洲两座仙山,相传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认为乘坐木筏应该能够到达蓬瀛仙境。
乖龙起:乖龙,即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着吉祥和祥瑞。诗人希望能够像乖龙一样崛起,带来好运和福气。
手挽商霖洗甲兵:商霖,即商朝时的大霖雨,传说中商朝时期曾出现过多次大霖雨,为人民带来了丰收和安宁。诗人希望借助这场大霖雨的力量,洗涤掉战争带来的创伤,恢复和平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五泄山美景的七言古诗。诗中通过对五泄山高寒、壮观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和神奇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五泄高寒插太清,银河垂地落天声”,通过描绘五泄山的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景象,以及瀑布如银河般飞流直下的壮观场面,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自然之美。这里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接下来的两句“玉虹贯日晴空见,骢马翻瓢白昼倾”,则进一步描绘了瀑布在阳光下闪耀的光芒、水花飞溅的场景。其中“玉虹贯日”形容瀑布如同彩虹一般美丽壮观,“骢马翻瓢”则将瀑布比作奔腾的骏马在翻滚着巨大的水壶,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动态之美。
整首诗以五泄山为背景,通过对大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高寒”、“银河”、“玉虹”、“骢马”等也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文化内涵,使得作品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