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砻抆拭费诗书,一点灵光与道俱。
不缺不圆涵霁月,无中无表澈冰壶。
真机已熟虚生白,幻法宁容紫乱朱。
照物之馀时反照,故吾殊不似今吾。
磨砻抆拭费诗书,一点灵光与道俱。
不缺不圆涵霁月,无中无表澈冰壶。
真机已熟虚生白,幻法宁容紫乱朱。
照物之馀时反照,故吾殊不似今吾。
【注释】
题文晋卿明斋:题咏文晋卿的书房。文晋卿即文天祥。明斋:书房。
磨砻:研磨、刮擦。抆拭:擦拭、洗涤。
费:浪费。诗书:古代书籍。
一点灵光:比喻人的才智和品德。
道:道德准则。
不缺不圆:指完美无缺。
涵霁月:指月光如水般澄澈。
无中无表:指没有表面的现象。
真机:真实的本质或核心。
虚生:空虚产生。
幻法:虚幻的方法。
紫乱朱:紫色混乱了红色。
照物之馀:映照事物之后的余辉。
反照:反射。
殊:非常,很。
今吾:我。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文晋卿书房题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他对书房主人的赞美以及对自身修养的自省。
首句“磨砻抆拭费诗书,一点灵光与道俱。”意为书房主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磨、刮擦书籍,从中汲取智慧和道德的滋养,这体现了主人对知识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珍视,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磨砺,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道德。
颔联“不缺不圆涵霁月,无中无表澈冰壶。”进一步表达了书房主人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他不追求表面的知识和技巧,而是追求内在的智慧和品德。这种追求让他的心灵像明亮的月光一样清澈透明,使他的思想像冰壶一样纯净无暇。这种对知识的理解让他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看清事物的真相,从而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颈联“真机已熟虚生白,幻法宁容紫乱朱。”则揭示了书房主人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他已经掌握了真实的知识和道理,因此能够避免被虚幻的方法所迷惑。他也不会被复杂的现象所迷惑,而是能够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种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使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尾联“照物之馀时反照,故吾殊不似今吾。”则是对书房主人自我审视和反思的总结。他通过观察事物的余晖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他意识到,尽管他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因此,他决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这首诗以五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书房主人对知识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知识运用和创新的思考和实践。它不仅展现了书房主人的智慧和才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