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求无可洗尘劳,盖海楼馀百尺高。
十万人烟城缭绕,三千世界水周遭。
偏于物外有双眼,正以胸中无一毫。
非与海鸥强相入,海鸥元自是吾曹。
注释:
他求无可洗尘劳,盖海楼馀百尺高。
十万人烟城缭绕,三千世界水周遭。
偏于物外有双眼,正以胸中无一毫。
非与海鸥强相入,海鸥元自是吾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晚唐著名诗僧及诗人。其诗多写闲居之思和出世之想,风格清奇僻涩。
首句“他求无可洗尘劳”,意思是说,他已经追求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不再需要通过修行来洗涤心中的尘埃和劳碌。这里的“洗尘劳”是指去除世俗的烦恼和劳累,而“无可”则表明他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不再需要借助修行来消除内心的困扰。
次句“盖海楼馀百尺高”,描述了他在登上海楼后所看到的景象。这里的“盖”是指覆盖、遮盖的意思,而“馀”则表示剩下的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海楼的高耸入云,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十万人烟城缭绕”,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繁华景象。这里的“人烟”指的是城市的繁华景象,而“缭绕”则形容城市中的人群如丝线一样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繁华的世界。
诗人用“三千世界水周遭”来表达他的广阔视野。这里的“三千世界”指的是一个庞大的空间,而“水周遭”则表示这个世界被水域环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
第四句“偏于物外有双眼”,进一步强调了他超脱世俗的境界。这里的“偏于物外”意味着他的目光超越了世俗之物,而“双眼”则指代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第五句“正以胸中无一毫”,则是诗人对自身的一种描述。这里的“胸中无一毫”表示他的心中没有杂念和欲望,只有纯粹的自我。这样的心境使他能够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
最后一句“非与海鸥强相入,海鸥元自是吾曹”,则是诗人的一种自我感慨。这里的“非与”表示不是与……相混淆或相似,而“海鸥元自是吾曹”则表示海鸥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它们与我们一样,有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