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桑落有堪沽,三百青铜岂是无。
不饮桃花不相笑,桃花知道欠当垆。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亲临酒课,在会田市亲自管理酒类业务,至二十八日,听闻我即将到访,便归家避嫌。他赋诗三绝如下:
宜城桑落有堪沽,三百青铜岂是无。
不饮桃花不相笑,桃花知道欠当垆。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宜城桑落有堪沽”,
- 宜城桑落:宜城的桑树落叶可酿酒。这里的“桑落”特指桑叶和果实经过酿造后制成的饮料。
- 有堪沽:表示这种酒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 三百青铜岂是无:暗示制作这种酒的成本并不高,只需三百青铜(古铜钱)即可。
- “不饮桃花不相笑”,
- 桃花:此处象征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 相笑:表达一种相互欣赏的态度,即使没有饮酒也会因为彼此的欣赏而微笑。
- 桃花知道欠当垆:桃花虽然短暂,但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垆(古代的一种小酒馆或酒肆)。
- “试问长卿躬涤器,何如作赋献金门。”
- 长卿:即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 躬涤器:亲自清洗器皿。这里比喻亲自从事某种工作。
- 作赋献金门:通过写作来获得金钱,意喻通过文采赢得财富。
诗歌背景与作者意图
这首诗作于壬戌年的二月十九日,正值李叔永亲自管理酒课的日子。诗中反映了李叔永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以及对客人的友好态度。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李叔永工作能力的认可及对未来相聚的期望。此外,通过对桃花和青铜的比喻,还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
此诗不仅是对李叔永工作状态的赞美,更是对其人品和才华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