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反风骚朴,声收郑卫淫。
吾伊樵道上,欸乃钓矶阴。
拔茹终无志,弹冠老不任。
移书相答谢,吾突誓长黔。
【注释】
1.气反:意指气韵高妙。风骚:指《诗经》、《楚辞》。朴,质朴;郑、卫:指《郑风》、《卫风》,均为战国时齐国的民歌,内容多淫荡,后泛称淫靡的音乐和诗歌。
2.吾伊:我啊。樵道:采樵的小路。欸乃(è nǎi):渔夫唱的歌调。
3.拔茹:拔除野草。无志:没有志向。弹冠:弹去帽上的灰尘,表示仕宦之志。老不任:年事已高而未能得志。
4.移书:送信。相答谢:回信表示感谢。突誓长黔:誓言终生不再出仕。黔,今贵州一带。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末年,当时诗人正隐居在黔中一带。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陆德隆、黄叔万的。
首联“气反风骚朴,声收郑卫淫”,意思是说诗人的诗风返璞归真,摒弃了《诗经》与《楚辞》中的淫靡之风。
颔联“吾伊樵道上,欸乃钓矶阴”,意思是说我行走在山路上,就像渔夫唱着歌一样。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
颈联“拔茹终无志,弹冠老不任”,意思是说虽然我有志向,但是年事已高,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移书相答谢,吾突誓长黔”,意思是说我会给你们写信表示感谢,但是我决意终身不仕,永远隐居在黔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