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莫也无适,圣人毋固也毋必。
行藏视彼时所宜,去就惟吾义之适。
吾道难莫难于权,其惟孔子为能然。
胸中还未有孔子,宁堕于偏勿求全。
愿为孔子可斋志,四可犹须省三未。
孟子何当周文王,鲁男善学柳下惠。
寄题刘渊甫可斋
君子行藏随时宜,圣人去就凭义适
人生道路多曲折,选择应依道权变
胸中未必孔子影,宁肯偏失全不取
愿为孔子志之铭,四可三未皆需思
孟子周文王并论,鲁男善学柳下惠
译文:
君子行事没有固定的模式,圣人也不固步自封。
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位置和态度,决定自己的去留,完全取决于是否符合正义。
人生的路很难走,关键是要有智慧和应变能力,就像孔子那样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心中未必有孔子的影子,宁愿偏颇也不要失去自我完整性。
我希望能够像孔子一样,有一个坚定的志向和目标。同时,我也希望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像孔子那样,既能够坚持原则,又能够灵活变通。
孟子与周文王齐名,而鲁国的男子们则善于学习柳下惠的高尚品德。
赏析:
这首诗以“寄题刘渊甫可斋”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通过对君子、圣人行为准则的描述,强调了顺应时势、遵循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的追求,即既要保持自我完整性,又要能够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它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诗中关键词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提供指导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