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予我食,食于公庾。
我归遭雨,我不以为苦也。
莫予我衣,衣于公府。
我归遭雨,我不以为苦也。
莫予我居,居于公宇。
我归遭雨,我不以为苦也。
【注释】
我:指归隐者。
食:指口粮。公庾:即公仓,是周代官府储存粮食的地方。
衣:指衣服。公府:即公家府库,是周代官府储藏布帛的地方。
居:指住处。公宇:即公家屋宇,是周代官府建造的房屋。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归隐者在归途中被雨淋湿了衣服和食物,他却不以为苦,反而觉得这很好。诗中通过写归隐者对雨天的态度来表达其归隐生活的惬意与自得,也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我归遭雨”一句,交代了主人公的归途和归期。他本已决定离开尘世,回到深山之中,但归途上却遭遇了雨水。这里的“归”字既表达了主人公对世俗生活的告别,也暗示了他即将开始的隐居生活。
第二句“莫予我食”和第四句“莫予我衣”均以“莫予我”开头,强调了归者与世隔绝的状态。在这里,“莫予”二字不仅表达了归者与外界的联系已经断绝,还暗示了他对这种状态的满足和愉悦。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他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无需为这些琐事担忧。
第六句“不以为苦”,进一步强调了归者的心态。虽然他在雨中淋湿了衣物,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痛苦。相反,他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这表示他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照顾和关爱。这种心态的转变,反映了归者内心的变化和成长。
最后一句“我不以为苦也”,再次强调了归者的乐观和满足。他认为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能够享受到各种便利和舒适,因此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痛苦。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归者在风雨中的处境以及内心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归隐者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定和乐观,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保持一颗平和、满足的心,就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并获得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