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风光迥,僧房意象深。
未穷千里目,聊慰一时心。
远树轻烟入,孤村落日侵。
自非真静者,谁复有幽寻。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游览梁宝寺时所作,全诗以游梁宝寺所见之景为背景,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梁宝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因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而得名。

“田舍风光迥”一句中,“迥”字用得非常准确,它的意思是遥远、高远。这一句写景,写出了远离尘世的宁静与超然,也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的淡薄。

第二句“僧房意象深”,其中“意象深”指景物深远,意蕴深远。这一句写景,写出了梁宝寺环境幽静的特点。

第三句“未穷千里目,聊慰一时心”,出自《登鹳雀楼》,意思是说诗人并没有看到那万里无际的景色,只能略慰一时的心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第四句“远树轻烟入,孤村落日侵”,出自《题西林壁》,意思是说远处的树木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而一座孤寂的小村落则在落日的映衬下显得越发凄凉。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五句“自非真静者,谁复有幽寻?”出自《夜泊牛渚怀古》,意思是说如果不是真正内心平静的人,又有谁会去追寻那幽静的地方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答案】

译文:

田野间的风光十分清旷,寺院中的景色也十分幽深。

我还没有穷尽千里之目所能见到的风景,暂且安慰一下自己的心情而已。

远处的树木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一座孤独小村庄在落日的映衬下显得越发凄凉。

如果不是真正内心平静的人,又有谁会去追寻那幽静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梁宝寺时所作。首联两句写景,写景的目的是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作者特意选用“迥”字来强调这种宁静与超然的境界。颔联两句则是写景抒情。“未穷千里目,聊慰一时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没有看到那万里无际的景色,但还是能暂时安慰一下自己的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渴望与追求。颈联两句继续写景,但这次却着重描写了夕阳下的乡村景象。“远树轻烟入,孤村落日侵”,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尾联两句再次写景,但这一次却更加深入地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自非真静者,谁复有幽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真正内心平静的人,又有谁会去追寻那幽静的地方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总之,这首五律诗以游梁宝寺所见之景为背景,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