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丹桂
折丹桂 害风故著言谈引。全道应难忍。荣华攀爱已捐除,谩调和,教你尽。 好将心脉时时诊。道服须支准。前篇词意请消详,这番儿,催得紧。 注释 1. 害风:指因风而生病。 2. 著言谈引:指说话或议论。 3. 全道:整个道理或方法。 4. 荣华攀爱:追求荣华富贵和爱好。 5. 谩调和:随意调弄。 6. 心脉:比喻思想。 7. 道服:道士的服装,这里指道家的修炼方法。 8. 消详:详细解释。 9.
【折丹桂】 近来阴府心寒凛。对判官详审。高呼鬼使急拿拿,不凌迟,更待甚。 镬汤浴过铁床寝。铜汗频频饮。高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注释: 折丹桂 近来阴府心寒凛。对判官详审。高呼鬼使急拿拿,不凌迟,更待甚。 镬汤浴过铁床寝。铜汗频频饮。高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译文: 近日来在阴间,心中感到寒冷刺骨。面对判官仔细审问。高声呼喊着鬼差,赶紧将他抓住。不必折磨他,再等待什么。
折丹桂 · 赠丹阳 折下桂花送给你,希望它能带给你喜悦。 香气与财色相互吸引,让人沉迷无法自拔。 因为迷恋这些事物而染上疾病,请你去找郎中治疗,希望你能够痊愈恢复健康。 不要总是去诊视,不要频繁地检查。 即使疾病已经痊愈,也要谨慎对待,不要再次陷入困境
折丹桂 · 继重阳韵父师痛教频频引。在俗心宁忍。须当酒色气财捐,到如今,有甚尽。 冲和气脉何劳诊。一志修行准。参随鹤驾纵云游,离乡关,心意紧。 注释: - 父师:指父亲和老师。痛教频引:频繁地教导。 - 在俗心:指世俗之心。宁忍:岂能容忍。 - 须当:应当。酒色气财:酒、色、财、气等诱惑。捐:舍弃。 - 冲和气脉:指的是一种平和、和谐的精神状态。 - 一志:一心。修行:修行道法。 - 参随:跟随
【注释】: 折丹桂 · 继重阳韵:作者自题。 父师:指老师或师傅。住:停留。威言引:以严厉的话语教导人。弟子:学生。欣然:高兴的样子。忍:忍耐。寻思:思量,考虑。世事:世间的一切事物。悉:全,都。皆空:都如梦幻一般虚幻不实。不灰心:不要灰心丧气。且自尽:暂且自己结束生命。悟来:领悟过来。八脉:中医上指人体经脉中八个穴位的部位。闲调诊:随便地调节身体。虎啸龙吟:喻雄壮的声势。准:可以,能够
折丹桂 · 继重阳韵养家想著心先凛。何必重重审。残躯已过下坡年,不灰心,更候甚。 家缘撇下安然寝。饥渴求餐饮。天机秘诀暗传来,外琢磨,直要恁。 注释:养家想著:想要养家。心先凛:心先冷。何必:为什么。重审:仔细审查。残躯:指年老体弱的身体。下坡年:晚年。灰心:失去信心。家缘:家庭的责任。撇下:放下。安然寝:安心地睡觉。饥渴求餐:饿了就吃东西。天机秘诀:天意的机巧和秘密。外琢磨:在外面琢磨研究。恁
注释: 折丹桂 中秋南湖赏月 玉为楼观银为地。 秋到中分际。 澹金光衬水晶毬,上碧虚、千万里。 香风浩荡吹蟾桂。 影落澄波底。 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南湖边赏月的情景。首句“折丹桂”意味着诗人正在欣赏月亮,而“中秋南湖赏月”则是对全诗的概括。 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玉为楼观银为地”形容月光照得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照亮了大地
诗句解析与译文 首句 “童年未晓君恩重”:此句表达了对童年时期所受到的深厚恩情的回忆和感激。 - “童年未晓”:指小时候对恩情还不太了解。 - “君恩重”:表示对君主(或他人)的恩情极为重大,感情深厚。 次句 “教得能趋拱”:描述了学习过程中能够遵循规矩、恭敬地行礼。 - “教”:这里指教育或引导。 - “能趋拱”:形容在教导或者榜样的引领下,能够做到尊敬和遵守规矩。 第三句
【注释】 折丹桂:指秋天桂花盛开。折,折断;丹桂,指桂花。 秋风秋露清秋节:秋风萧瑟,秋露清冷,正是秋节。 二仙生值好秋天:两位仙人正好遇上这美好的秋季。 气却与、秋霜争烈:他们的气息却和秋霜争艳。 秋霄开宴群仙列:在秋高气爽的天宇之中,众位神仙排列成宴席。 秋娘唱、秋云低遏:秋娘(仙女)唱着歌,秋云低垂。 寿杯双劝祝千秋:寿星举起酒杯敬酒祝贺长寿。 镇长对、中秋皓月:一直对着那圆月。 赏析:
【注释】 折丹桂:指科举考试中举。 庚辰年: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省试:宋代由礼部举行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开始。 蘧、著、迈三子:作者的朋友。 江城:指杭州。 东君:指司春之神。 【赏析】 《送三子省试还朝》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勉励和祝福之情。 首句“照人何处双瞳碧”,以“照人”形容眼睛明亮有神,“双瞳碧”则形象地描绘了眼睛的颜色。这一句既点明了朋友的眼睛明亮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