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游监簿,姱节绍熙朝。
有子登台省,危言动冕旒。
不容求外补,亲政复旌招。
四海澄清志,无宁久使轺。
诗句释义
1 旧闻游监簿: 这是对某人过去经历的回顾。”游监簿”可能是一种官职或者职位,而”旧闻”则暗示着这是一段久远的记忆。
姱节绍熙朝: “姱节”指的是高尚的品行和节操,而”绍熙朝”则是指继任的皇帝(赵汝楎)在绍熙年间执政。
有子登台省: “台省”通常指代朝廷或官府,而这里的”有子”表示有一个儿子,可能是指这个人的儿子在台省工作。
危言动冕旒: “危言”意味着直言不讳的言论,”动冕旒”则是指在皇帝面前发表意见。这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敢于直言,甚至可能因此受到惩罚。
不容求外补: “不容”表示不允许,”求外补”则是指寻求外任的官职。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这个人不应该寻求外部的职务。
亲政复旌招: “亲政”表示亲自执政,”复旌招”则是指重新召回。这可能是指这个人被重新召回朝廷,可能是因为他的直言导致了他被贬谪。
四海澄清志: “四海”通常指代全国,”澄清”意味着澄清、整顿。这可能是指这个人有志于治理国家,使其达到清明。
无宁久使轺: “无宁”表示不要,”久使轺”则是指长时间地出使。这可能是指这个人不应该长时间地出使海外,因为他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译文
- 听闻您曾是监察官,高尚的品行继承了熙朝。
- 您的儿子也登上了台省,直言敢谏震动了皇权。
- 不允许寻求外任,亲自执政后又重新召回。
- 四海之内都渴望您的清正廉明,不要长期在外奔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通过描述一个人的经历和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诗人用词严谨,句式工整,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问题。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对公正和清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