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苦易短,燕鸿暮何之。
念尔舍沙漠,为此万里飞。
衔芦不厌高,系书端寄谁。
寒声夜相呼,客子涕已垂。
声断肠亦断,归期各何时。

诗句解读

1 寒日苦易短:这句话表达了对寒冷日子的无奈感。”寒日”代表冬天,”苦易短”表示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痛苦和短暂。

  1. 燕鸿暮何之:燕子飞去,傍晚不知道要飞到哪里去。这里用“燕鸿”比喻自己或友人,表示离别后的迷茫与不确定。
  2. 念尔舍沙漠:思念对方身处沙漠之地,可能面临艰苦或恶劣的环境。这里强调了对方的困境和自己的担忧。
  3. 为此万里飞:因为某种原因,你不得不长途跋涉。”万里飞”形容旅途遥远,辛苦。
  4. 衔芦不厌高:燕子在飞行时嘴里衔着芦苇(用以筑巢),不会嫌它太高,表示无论多艰难也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5. 系书端寄谁:把书信系在尾部寄给谁。这里可能是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6. 寒声夜相呼:夜晚寒风中传来的声音相互呼唤。这里的“呼”可以有“叫唤”、“召唤”等多重含义。
  7. 客子涕已垂:我作为游子已经泪流满面。这里的“客子”指的是四处漂泊的游子,”涕已垂”形容悲伤至极。
  8. 声断肠亦断:声音消失了,我的思念也随之断了。这句表达了因思念而心碎的情感。
  9. 归期各何时:不知道我们的归期是什么时候。这里反映了对未来相聚时刻的不确定和期待。

译文

寒冬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黄昏时分燕子也该离去了吧,不知它们飞往何处?思念你我身处沙漠,为你长途跋涉。尽管燕子嘴里衔着芦苇,但它们从不嫌高,我也将信系在尾端寄向谁?夜深人静时,寒意逼人,寒风中传来的叫声似乎在互相呼唤。身为游子的我已泪满衣襟,那声音一消失,连我的思念也断了。我们何时才能重逢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通过燕子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辛劳,以及对自己归程的不确定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燕子、寒风、芦苇等,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渲染了诗的氛围,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