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上天入太清,继世而往在我盈。握铃而呼大司命,主非使者走折胫。
乃知神仙非智巧,积功累行如邠镐。专怀邪辟祈长年,谁言淮南鸡犬飞上天。

这首诗是李白的《读神仙传六首》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传说的理解,他认为神仙并非靠智巧获得,而是通过积累功行和修行得来的。诗中也揭示了一些迷信思想,如认为人死后可以变成天上的神仙,或者淮南王的鸡犬都可以飞上天等,这些观念都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1. 骑龙上天入太清,继世而往在我盈。
    (骑着龙上天到太清境域,继续传承下去是我盈盛。)
  • “骑龙”:指的是神仙传说中,仙人能够骑上龙,升天而去。
  • “太清”:指仙境,通常是指一种超脱尘世、纯净无暇的境界。
  • “继世而往”:意思是延续前人的事迹。
  • “我盈盛”:意即我充满旺盛的力量和智慧。
  1. 握铃而呼大司命,主非使者走折胫。
    (手中握着铃铛大声呼唤大司命神,但主宰者并非使者,使者反而因之折断了腿。)
  • “握铃而呼”:形容手持铃铛大声呼喊。
  • “大司命”:古代神话中主管生死的神祇之一。
  • “主非使者”:这里的“主”指主宰者,“使者”指奉命来传达命令的人。
  • “走折胫”:比喻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失败或遭受挫折。
  1. 乃知神仙非智巧,积功累行如邠镐。
    (由此可知,神仙不是靠智巧得到的,他们积累功绩和修行就像唐代诗人李渤、李涉兄弟一样。)
  • “乃知”:表示从此可以认识到。
  • “非智巧”:不是靠聪明才智得来的。
  • “积功累行”:积累功德和行为。
  • “如邠镐”:指像唐朝的李渤、李涉兄弟那样。
  1. 专怀邪辟祈长年,谁言淮南鸡犬飞上天。
    (总是怀着邪恶的欲望祈求长生不老,谁说淮南王的鸡狗也能飞上天?)
  • “专怀邪辟”:总是心怀邪恶。
  • “祈长年”:祈求长寿。
  • “谁言”:岂有、哪有的意思。
  • “淮南”:这里代指古代的淮南王刘安,他与门客一起炼丹求仙,最终失败。
  • “鸡犬飞上天”:比喻人的命运和地位变化无常,如同鸡狗一样被随意丢弃。

这首诗的鉴赏: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和浪漫的气息,他的诗歌常常以夸张和想象著称。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描绘神仙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神仙传说的理解和批判。他认为,真正的神仙并不是靠智巧得来的,而是通过积累功德和修行得到的。这种观念体现了道教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本人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同时,李白也在诗中讽刺了一些迷信思想和愚昧的行为,如认为人死后可以变成天上的神仙,或者淮南王的鸡犬都可以飞上天等,这些观念都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豪放、想象丰富,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