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
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
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
连绵积三白,云埋阖庐城。
深泥浃新雨,行路无人声。
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复迎。
朝来日照梁,天气忽已更。
稍闻桥市间,箫鼓远近鸣。
吴人尚游乐,急如赴春耕。
唯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
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
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
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
连绵积三白,云埋阖庐城。
深泥浃新雨,行路无人声。
藜灯不来下,箕卜岂复迎。
朝来日照梁,天气忽已更。
稍闻桥市间,箫鼓远近鸣。
吴人尚游乐,急如赴春耕。
唯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注释:
- 短日:指农历每月初一至十五的白天时间较短。
- 凝阴:指阴天或多云天气。
- 何人:指谁。
- 烛燎:点燃蜡烛的火焰。
- 今:指当前。
- 春:春天。
- 寒威剧:形容寒冷的威力非常大。
- 阖庐城:古地名,位于今安徽合肥。
- 深泥:泥土深厚的地方。
- 藜灯:用藜草制成的灯具,古代的一种普通照明工具。
- 箕卜:用箕作为占卜的工具。
- 梁:房屋的横梁。
- 天气:天气的变化。
- 桥市:桥梁市场。
- 箫鼓:吹箫打鼓的声音。
- 吴人:古代吴国的人,这里指江南地区的居民。
- 守穷:坚守贫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夕节(即元宵节)时写下的,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首联“短日良易暗,凝阴有时晴”两句,写出了节日中白天时间短、阴天较多的特点。颔联“何人劝之照,烛燎皆争明”则写出了节日中人们争相点烛的情景。颈联“今年春苦寒,寒威剧幽并”两句,写出了春节的寒冷之极,让人感到压抑。接着,诗人描述了春节期间的自然景象,如“连绵积三白”,以及节日中人们的活动,如“稍闻桥市间,箫鼓远近鸣”。最后,尾联“唯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通过描写节日的景象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