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间三寻汗流赭,九逵雷雹争飞洒。
我穷那得骋追风,正拟虺尵行果下。
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
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
李南知音当促步,广汉腾嘲不相假。
执鞭良称塞翁儿,并辔聊从杜陵夏。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
径烦一夫事刷秣,似桂新刍不盈把。
向来伯厚亦安在,结驷鸡栖同土苴。
他年东去把撩风,纵尔逍遥汴东野。
【注释】
万七千钱:古时货币单位。一老马盲右目:一匹瞎眼的老马。
蹄间三寻汗流赭:马蹄踏过的地方,尘土飞扬,汗水淋漓。三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赭(zhě),土褐色。
九逵雷雹争飞洒:九条街道上,雷雨交加,冰雹纷飞。
虺尵(huǐ xī):蛇名。行果下:蛇在果树底下爬行。
平生畏途饱经历:生平所畏惧的道路都经历了。
夜半临深无驭者:晚上走到深夜没有驾驭的人。
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造物主很巧妙地捉弄人,就像瞎子骑马一样。
李南知音当促步:我李南的知己应当催促我快走。李南是作者自指。
广汉腾嘲不相假:张广汉嘲笑我,我也不给他面子。
执鞭良称塞翁儿:拿着鞭子的人真像守门的老头儿一样。塞翁,老人。
并辔聊从杜陵夏:拉着缰绳跟随着在杜陵避暑的朋友。
庞然病颡岂其类:这庞然大物的样子,难道不是同类?庞然,高大而笨拙的样子。
老矣问途那可舍:老了,还有什么路可以选择呢?
径烦一夫事刷秣:麻烦一个人去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刷秣,整理。
似桂新刍不盈把:就像新割的甘蔗,也不过是一把。
向来伯厚亦安在:以前那位伯厚先生现在在哪里?伯厚,即李南。
结驷鸡栖同土苴:拉车套马,赶着鸡回家,都不如泥土里埋藏的东西珍贵。
他年东去把撩风:他年,明年。把撩风,驾着马车在东风中畅游。
纵尔逍遥汴东野:纵然你自由自在,驰骋在汴州郊外的原野上。
【赏析】
这首诗是李南到书店买马时所作。他初入书店,就买到了一匹瞎眼的老马。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买马过程的复杂心理活动,既感到新奇又觉得可笑。诗中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一些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
开头两句“蹄间三寻汗流赭,九逵雷雹争飞洒。”写诗人骑着马走过三寻长的路,路上的尘土飞扬,汗水淋漓。九条街上,雷雨交加,冰雹纷纷落下。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他所经之路的险恶。
第三句“我穷那得骋追风,正拟虺尵行果下。”写诗人虽然贫穷,但仍然想追逐风驰电掣的感觉,打算顺着虺尵(蛇)行进于果树之下。虺尵,一种蛇,行动快捷。这里以蛇喻人,暗指那些权贵们矫揉造作、欺世盗名的行为。
接下来四句“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写诗人一生经历过许多艰险,到了半夜仍无人驾驭。这里的“畏途”与前文中的“骋追风”相对应,都是形容自己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与努力。而“夜半临深无驭者”,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在封建社会底层挣扎的艰辛历程。
最后六句“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则是对那些权贵们的辛辣讽刺。诗人认为,这些权贵们之所以能够玩弄别人于股掌之间,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权力,可以随意摆布他人的命运。而那些被玩弄的人,则如同瞎眼的马一般,只能任人驱使、无法反抗。这里的“盲人骑瞎马”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深深感慨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