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千岁姿,擢质万仞冈。
霜根初茁秀,气已凌千章。
去天尺五地,雨露先众芳。
晨光为膏沐,鬣鬣倾扶桑。
故应神物护,茂叶成深苍。
尔来向三纪,已作拿云骧。
岂惟蔽牛马,固已中栋梁。
上有参天枝,下有延年肪。
苍荫被草木,皆为芝木香。
众鸟不敢巢,或来孤凤凰。
会当回万牛,一柱来明堂。
却顾冰涧底,岁寒永相望。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蒋永仲的画作《双松图》为题,通过对双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长久的美好祝愿。

我们来看第一句:“青松千岁姿,擢质万仞冈。”这是对双松的第一印象,描绘了松树高大挺拔的姿态,如同千年的老者,扎根于深深的山岗之上。

第二句:“霜根初茁秀,气已凌千章。”进一步描绘了双松的生长状态,霜根初露,生机勃勃,其气势已经直冲云霄,达到了一千的高度。

第三句:“去天尺五地,雨露先众芳。”这一句描绘了双松的高傲与不凡,它们仿佛在说:“即使我们离天空只有一尺五寸的距离,但我们的雨露之恩却早已滋润了整个大地。”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尊重和珍视。

第四句:“晨光为膏沐,鬣鬣倾扶桑。”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晨光比作滋润万物的甘露,将双松的枝叶比作蓬勃生长的扶桑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双松的生机盎然。

第五句:“故应神物护,茂叶成深苍。”这里,诗人用“神物”来形容双松,表示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神奇之物,受到神灵的庇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双松的赞美之情。

第六句:“尔来向三纪,已作拿云骧。”这里,诗人用“三纪”来形容双松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霜雨雪,而如今已经如同翱翔于天际的神龙一般威武。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双松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期望。

第七句:“岂惟蔽牛马,固已中栋梁。”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双松的巨大价值,它们不仅能够遮蔽牛马,还能够成为建筑中的栋梁之材,象征着友谊的力量和价值。

第八句:“上有参天枝,下有延年肪。”这句诗描绘了双松上枝繁叶茂,犹如参天大树;下则根部深厚,犹如延年益寿的美酒。这不仅是对双松的赞美,也是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第九句:“苍荫被草木,皆为芝木香。”这句诗再次强调了双松的高大与茂盛,它们的存在给周围的草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第十句:“众鸟不敢巢,或来孤凤凰。”这里,诗人用“孤凤凰”来形容双松的独特之处,它们虽然独自傲立,但却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栖息,寓意着友谊的力量和吸引力。

第十一句:“会当回万牛,一柱来明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相信友情的力量能够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如同驱散万牛般轻松。同时,他也期待着与朋友们一同回到那个明亮而温馨的明堂之中。

第十二句:“却顾冰涧底,岁寒永相望。”最后一句,诗人用“却顾”一词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尽管他们各自处于不同的环境和位置,但彼此的心灵依然紧紧相连,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们都会永远相互守望,共同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寒冷时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