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河南守,荐士得贾生。
伟兹天下士,何止千人英。
吴公失名字,功业暧不明。
要非万顷波,莫著横海鲸。
当时好贤意,岂愧勃与婴。
蔽贤如面墙,自使两目盲。
好贤如力穑,穰穰嘉谷成。
至今馀庆在,望著河南城。
如君岂其裔,乐善莫与京。
高门二千石,世德故可评。
平生周旋士,往往凌青冥。
作吏今十年,读书不求名。
向来光山政,何异古所称。
嗟哉士营己,宁使我负人。
聊须借汝头,一用朱吾轮。
今君乃能尔,所弃如毛尘。
故知古贤世,尚见风俗淳。
猗予一畸士,落落良可憎。
折腰务求合,俗眼竟不青。
憧憧九衢内,邂逅盖一倾。
何从乃知我,顿有交欢情。
相随若形影,出语见肺膺。
长安速化地,顽钝终无营。
中宵起归思,襆被东南征。
投林无择巢,促步无安行。
宁嫌蕞尔邑,要是众不争。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通过描绘吴公的贤德和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祝愿。

首联“吴公河南守,荐士得贾生。”:吴公在河南担任太守,推荐人才得到贾谊。这里用贾谊来比喻吴公的才能和品质。

颔联“伟兹天下士,何止千人英。”:吴公拥有天下的人才,其数量之多,如同千名英才一样。这里强调了吴公的贤明和才华横溢。

颈联“吴公失名字,功业暧不明。”:吴公失去了名字和功绩,但其功业却是明亮而清楚的。这里表达了对吴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尾联“要非万顷波,莫著横海鲸。”:要不是因为像万顷波涛那样浩渺的水域,就不能显现出横海鲸的壮观。这里比喻吴公的才华和成就,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中间部分,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慨来表达自己对于吴公的敬仰之情。如“平生周旋士,往往凌青冥。”“作吏今十年,读书不求名。”:诗人一生交往的朋友很多,但他却常常超越世俗的境界。在官场上任职十多年,他并不追求名利,而是专心于学问。

尾联“高门二千石,世德故可评。”:高门大户的二千石官员,他们的品德自然是值得评价的。这里的“高门二千石”,是对吴公地位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吴公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慨,展示了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