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支瘦竹上危楼,凉袭纶巾羽扇秋。
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
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

【注释】

重支:用竹子做的。

瘦竹:指竹干瘦小,形容身材修长。

纶巾:古代文士戴的头巾,形如方幅的丝织品。

羽扇:用羽毛装饰的扇子,这里比喻秋天的凉风。

汀洲:水边平地。

元规:作者的朋友名。

何妨小作踞床留:不妨暂且放下笔,坐着休息一会儿。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游览山水时的观感。首句写登高所见之景:“重支瘦竹上危楼,凉袭纶巾羽扇秋。”诗人登上庾楼远眺,只见一丛丛修长的竹子,在楼上显得分外醒目,秋风阵阵,使人感到丝丝凉意袭人,于是不禁取下头上方幅的头巾,手持羽扇,乘着这股秋风,观赏眼前这一幅“天地江山风浪起”的画面。“天地江山风浪起”,既点出时间是秋季,又写出了景色的壮阔和变化。

接下来两句,则描写眼前的江天风景:“汀洲芦荻水烟浮。”在这幅壮丽的图画中,江面上的芦苇,随风飘动,宛如绿色的波浪;江上的轻烟,袅袅升起,仿佛是一层薄雾。诗人把眼前景物比作诗中的意境,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情感。

三、四两句写游船中的所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在这浩渺的江湖之上,只有那夜晚的琵琶声传来,让人感到凄苦。此时,自己正乘着小船,准备泛舟江湖,吟咏秋天的美好景色,抒发心中的豪情。

结尾一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诗人思念着好友元规,希望他能听到自己的诗句,从而从梦中醒来。然而,当他呼唤元规时,却只是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回音,元规已经不在人世了。诗人无奈之下只好暂时停下手中的笔墨,坐下来稍作歇息。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