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吹笛裂寒云,羁客难禁醒坐闻。
声逐逝波流不断,月明吹老戍回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分析即可。“闻笛”一诗写于诗人被贬黄州期间,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首联点出主题——闻笛,颔联描绘了笛声凄婉动人,令人心伤的场面。颈联运用想象,把笛声与江水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忧虑。
【答案】
译文:凄惨地吹响的羌笛声裂开寒冷的云层;羁旅之人难以禁受清醒之坐时听来的那种哀怨。笛声随着流逝的江水不断传来,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戍楼,回荡在归营的路上,那悲凉的笛声似乎也随着月光流去。
注释:
闻:听见。
凄清:声音清冷,指笛声哀婉。
裂:使……分开。
凄凄:形容笛声哀凄凄切。
羁客:羁留他乡的人。
难禁:难以忍受,禁不住。
醒坐:清醒之时坐着。
逝波:流逝的水波。
声逐:声音追随。
回军:回营。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黄州期间,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前四句描写笛声凄清,使人心酸。中间四句写笛声随风而逝,月下回荡,暗含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无奈。最后两句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