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逢好春,入城赏新霁。
千花春有机,四望天无际。
老篙不语还,晦迹得少憩。
登览且穷探,岂顾跋涉滞。

【注释】

1.下江:指长江下游一带。2.春机:春天的生机,比喻万物复苏的时节。3.霁(jì):雨止天晴。4.老篙:枯木上长出的竹竿。

5.晦迹:隐匿行踪。6.穷探:详尽地探索。7.岂顾:哪里顾惜。

【赏析】

《早泊江城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

第一首写江边美景。首句“下江逢好春”,点明题旨,即在春天里遇到江边的美景。第二句“入城赏新霁”,表明作者从江边来到城市,刚看到天气转晴,便欣赏到美丽的风景。第三句“千花春有 机”,赞美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末句“四望天无际”写出了景色的开阔。全诗描绘出一幅春天江边的美丽图画。

第二首写登高望远之乐。首句“老篙不语还”,以篙为喻,写自己隐退后的心情与行动,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也反映了李白不愿做官的心态。第二句“晦迹得少憩”,说明他已隐退,可以安身养性。第三句“登览且穷探”,表明他仍关心国家大事,不辞劳苦地登上高山,游览名胜古迹。第四句“岂顾跋涉滞”,表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的个性。全诗表达了作者虽已退出政治舞台但仍关心国事的思想感情,并抒发了他隐逸山林后仍然关心世事的情感。

第三首写游兴未尽之意。首句“老篙无语还”,以篙为喻,写自己隐退后的心情与行动,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也反映了李白不愿做官的心态.第二句“晦迹得少憩”,说明他已隐退,可以安身养性。第三句“登览且穷探”,表明他仍关心国家大事,不辞劳苦地登上高山,游览名胜古迹。第四句“岂顾跋涉滞”,表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的个性,也流露出他对世俗的淡漠。全诗表达了作者虽已退出政治舞台但仍关心国事的思想感情,并抒发了他隐逸山林后仍然关心世事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