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烧色起,阴剥应期约。
开辟界限定,蠹根不藉钁。
焦枯烬无踪,艳阳春有脚。
爆烈狐兔窜,惊迫魍魉烁。
尖危腾斜焰,汊角迸横焯。
死卉沸沉烟,游云避浮虐。
入夜光尤皎,逮晓焮自若。
蛰虫潜穴散,猛虎奔渊跃。
势欲凌虚霄,倏忽风掠绰。
荧荧断续见,江流扬昭灼。
青黄数宵陨,何在事采斸。
远客诧希遇,俯仰发叹噱。
斗杓指东寅,天公又斫削。
霜气逼衾重,对眠向溪阁。
酒边见烧各赋一体
淮山烧色起,阴剥应期约。
开辟界限定,蠹根不藉钁。
焦枯烬无踪,艳阳春有脚。
爆烈狐兔窜,惊迫魍魉烁。
尖危腾斜焰,汊角迸横焯。
死卉沸沉烟,游云避浮虐。
入夜光尤皎,逮晓焮自若。
蛰虫潜穴散,猛虎奔渊跃。
势欲凌虚霄,倏忽风掠绰。
荧荧断续见,江流扬昭灼。
青黄数宵陨,何在事采斸。
远客诧希遇,俯仰发叹噱。
斗杓指东寅,天公又斫削。
霜气逼衾重,对眠向溪阁。
【注释】 淮山:泛指江淮地区。“淮”指淮河,古代中国南北交通的要道;“山”则指山岭,这里代指山岭。“烧色起”即“烧色始起”,“烧”指烟火,“色”是指火焰的颜色,“起”是出现的意思。阴剥:指草木枯萎。“阴”指草木生长的阴暗面,“剥”指枯萎。开:开启。“期约”意为规律。“蠹”:蛀蚀东西的动物或事物。“藉”,依靠,依赖。“燃”:燃烧。“狐兔”:指被火烧的狐狸和兔子。“惊迫”:惊慌而逃跑。“烁”:火光照耀。“尖危”:尖锐而高耸,形容火苗向上蹿升的样子。“汊角”:指水草丛生的地方。“浮”:飘荡。“逸虐”:飘荡,不受拘束。“昭灼”:光亮明亮。“晞(xi)”:太阳照射,阳光照耀。“暝(míng)”:日落天黑,黄昏。“啸噱(huo)”:笑声,嬉笑怒骂。“东寅”:东方初升的太阳。“斫削”:砍杀。“衾(qīn)”:被子,床罩。“向溪阁”:面向着溪边的楼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淮山被烈火焚烧后的景象,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残酷、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