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北下湖枕苍绿,书屋奈此五月溽。
凉台水榭自柳阴,独敛修程困羁束。
心心岩峰不得住,瀑声萦回梦不足。
世故屈摺歌刺促,谁识其人美如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韩愈,他的诗以豪迈激昂、慷慨悲壮著称。
全诗如下:
郭北下湖枕苍绿,书屋奈此五月溽。
郭北下湖枕苍绿,书屋奈此五月溽(nè rù)——在郭北下湖旁的书屋里,我被五月的酷热所煎熬。
凉台水榭自柳阴,独敛修程困羁束。
凉台水榭自柳阴,独敛修程困羁束(zhì lǐng jié zōng)——凉爽的台阁水榭沐浴在柳树的浓荫之下,独自收拾行装,感到被束缚。
心心岩峰不得住,瀑声萦回梦不足。
心心岩峰不得住,瀑声萦回梦不足(xīn xīn yán gēng bù dé zhù,pù shēng yíng huí mèng bù zú)——心中向往的高山峻岭,却找不到安身之所;瀑布轰鸣声不绝于耳,令我夜不能寐。
世故屈摺歌刺促,谁识其人美如玉。
世故屈摺歌刺促,谁识其人美如玉(shì zhì qū zhé gē cì cù,shuí shí qí rén měi rú yù)——世间的虚伪和权术使我痛苦不堪,谁又能赏识他那如玉般清纯美好的品质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交织心情的作品。首联写诗人身处书屋,面对五月的炎热,内心既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又难以摆脱现实的羁绊。颔联写诗人在台榭之中,感受着自然之美,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情世故的束缚。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向往着高山峻岭,但又无法真正实现。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他认为世人都只看重物质利益,而忽视了人的精神和品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深感慨。